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68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垃圾焚烧炉渣作吸附剂,对电镀废水中Cu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吸附速率、解吸速率、吸附等温线和连续柱吸附实验等。结果表明,炉渣对电镀废水中Cu的吸附平衡时间和解吸平衡时间均为8 h。炉渣对Cu的吸附等温线为直线型,可用Henry型方程进行拟合。连续柱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炉渣对电镀废水在连续吸附55 h后吸附能力逐渐丧失,累计最大吸附量为921μg/g,而炉渣对人工配水在连续吸附80 h后吸附能力完全丧失,累计最大吸附量为2 687μg/g。  相似文献   
122.
新型微波化学工艺处理电镀废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微波化学工艺的反应机理和技术特点,以现有理论为基础,借助工程实践初步探讨微波化学工艺对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广东省某电镀废水处理厂对微波化学工艺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工艺具有投资少、调试期短、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显著等优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又可以实现污水回用及废水资源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电镀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广东省DB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3.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A0.925(MoO4)0.5(WO4)0.5∶Dy03.+05(A=Ca、Sr、Ba)固溶体微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析(FA)等测试手段对微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0.925(MoO4)0.5(WO4)0.5∶Dy03+.05(A=Ca、Sr、Ba)复合钨钼酸盐微晶均呈现典型的四方晶相白钨矿结构。荧光光谱中的480nm处的偶合双峰和575nm处的锐而强的黄发射峰,分别对应于稀土离子Dy3+的4F9/2→6 H15/2和4F9/2→6 H13/2跃迁。其中具有球状颗粒(尺寸为0.7μm)形貌的Ca0.925(MoO4)0.5(WO4)0.5∶Dy03.+05微晶的发射峰强度最强,在光学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24.
汽车发动机超声清洗废水中含有有机油、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呈黑色,COD较高,较难处理。本实验采用化学絮凝法对其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2~8.2范围内,向样品中投入PAC400 mg/L,PAM50 mg/L,氯化钙200 mg/L时,处理效果明显,COD去除率达到96.7%。  相似文献   
125.
牟南南  朱彬  卢文 《环境科学》2022,43(1):85-92
利用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天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一次冷锋南下天气过程导致的我国东部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研究,强调了冷锋过境前后的边界层结构及其对PM2.5三维结构和变化的影响.观测发现,地面重污染区域位于冷锋前部均压场或等压线稀疏区域,在冷锋由北向南快速移动过程中,途经各站点PM2.5浓度峰值伴随锋前而至.WRF-Chem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中国东部地面和高空气象要素以及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处于该移动冷锋天气系统相同位置的沿途各站点的边界层结构以及PM2.5垂直廓线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当冷锋开始入侵时,锋前污染物从地面被抬升到高空,PM2.5浓度的增加和高空风速的增大导致高空PM2.5通量增大,且PM2.5浓度高值区随着高度升高向暖气团一侧倾斜.夜间冷锋过境引发边界层内对流性不稳定增加,边界层高度可达1 km以上,打破了边界层昼夜演变特征.本研究表明,垂直观测和精细模拟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解释天气过程对空气污染的...  相似文献   
126.
不同释放模式下网湖沉积物氮磷释放通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湖位于长江中游,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然而目前缺少对网湖内源氮、磷污染负荷的系统研究.通过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网湖沉积物氮、磷赋存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以野外再悬浮观测和室内静态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底泥氮磷静态释放通量和再悬浮释放通量.结果表明:底泥TN、TP含量分别为1580~4530 mg·kg-1(平均值3122 mg·kg-1)和45~2106 mg·kg-1(平均值913 mg·kg-1),氮、磷累积污染量大.西北部湖湾I区表层沉积物TN含量最高,与该区接纳的来自于赛桥湖的污染物入湖通量最大有关.TP含量最高点位于湖心IV区,主要受历史投肥养殖造成的底泥磷累积污染影响.PO43-的静态释放通量为7.4~50.9 mg·m-2·d-1,平均值为18.7 mg·m-2·d-1,沉积物能持续向上覆水释放PO43-....  相似文献   
127.
美丽街区建设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旅游业发展在美丽街区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驱动作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在对美丽街区的内涵及其与旅游业互动关系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构建的耦合模型对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美丽街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丽街区与旅游业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发展特征,彼此协调发展;2011—2015年昙华林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转变,但尚未突破失调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政府介入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美丽街区的旅游化模式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8.
电力系统震后恢复过程及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调查、分析、研究了我国电力系统的震后恢复过程,给出了电力系统主体部分、分布部分、服务部分震后功能损失的30%、60%和100%得到恢复的时间,计算了损失工作日数和间接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震后恢复时间和损失工作日数均随地震烈度呈对数上升趋势,并且主体部分的震后恢复时间最长,损失工作日数最多,分布部分次之,服务部分的震后恢复时间最短,损失工作日数最少。本文还讨论了电力系统经济损失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9.
油田火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由于设计过程中取消了烟气换热器(GGH)装置,烟囱排烟温度降低,低温条件运行时易出现"石膏雨"现象。文章针对生产发电高峰期间,烟气流速过高或除雾器堵塞易导致"石膏雨"产生的现象,从设备、运行等方面提出减少湿法脱硫"石膏雨"现象发生的方法及措施,如调整吸收塔工况,防止吸收塔起泡;控制进煤质量,调整燃烧情况,保证锅炉稳定充分燃烧;采用优质石灰石;优化大负荷运行,降低除尘器出口烟气粉尘浓度;优化除雾器冲洗方式;脱硫石膏含水率≤10%等。  相似文献   
130.
基于替代模型的地下水溶质运移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的影响,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对一算例进行分析,并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对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阐释.为减小计算负荷,利用Sobol'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筛选出较为敏感的参数作为随机变量,建立了模拟模型的克里格(Kriging)替代模型,进而实现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置信度为80%时,井1,2,3浓度值的置信区间分别为23.46~42.06,47.99~66.73,69.54~82.94mg/L;结合风险评估,计算出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为0.54,可为地下水污染物防控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