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铁路事故救援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研究事故救援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并提出了铁路事故救援系统的构建条件 ,将铁路事故救援的可用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归纳总结了参与铁路事故救援的各部门组织的结构关系 ;根据实践中铁路事故救援的工作程序 ,归纳出事故救援系统的工作流程 ,探索了事故救援预案的构成内容 ;将铁路事故救援系统划分为救援资源、救援预案库、事故救援辅助决策等 6个功能模块 ,并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分析以及系统的特点分析。该系统已经应用在大同铁路分局的运输生产中 ,达到了缩短救援响应时间、减少事故的损失和降低对运输生产的影响等效果。  相似文献   
42.
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杜彩丽  杨丽  赵诣  吴晓敏  徐慕  王丽卿  张玮 《环境科学》2019,40(10):4513-4522
淀山湖是上海市最大的淡水湖泊,属亚热带浅水湖泊.于2017年对该湖的浮游动物和水质参数进行逐月调查,并结合浮游植物群落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树模型(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 A)等方法研究了该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显著(P 0. 05),但仅在春、夏季节存在空间差异(P 0. 05),其他季节空间差异不显著(P 0. 05).水温、叶绿素a、氨氮以及蓝藻丰度是引起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变化的关键性因子. MRT分析表明,当水温13. 07℃时,表现为冬季群落特征,当水温在13. 07~19. 57℃之间时,表现为春季群落特征;当水温≥19. 57℃时,叶绿素a浓度≥9. 03μg·L-1,则为夏季群落特征,而当叶绿素a浓度9. 03μg·L-1时,则表现为秋季群落特征.聚类分析将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分成3个空间区域;春季时,当氨氮浓度1. 11 mg·L-1时,上游进水区(区域Ⅱ)浮游动物群落与其他两个区域有显著差异(P 0. 05);而夏季当蓝藻生物量≥2. 58 mg·L-1时,区域Ⅰ的浮游动物群落与其他两个区域有显著的空间差异(P 0. 05).  相似文献   
43.
作为一种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生态补偿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理论和实践研究均相对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文章初次提出了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概念、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建议加强两方面研究,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内涵和范畴确定;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方式及标准确定。  相似文献   
44.
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条件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周健  黄勇  刘忻  袁怡  李祥  完颜德卿  丁亮  邵经纬  赵蓉 《环境科学》2016,37(3):1061-1069
采用全混式厌氧搅拌罐,研究自养条件下,厌氧氨氧化与硫自养反硝化共同存在时,前者对系统中硫酸盐的产生和碱度消耗的影响.投加单质硫颗粒50 g·L~(-1),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100 g·L~(-1)(湿重),控制温度35℃±0.5℃,搅拌强度120r·min-1,p H为8.0~8.4.启动硫自养反硝化阶段,进水硝酸盐浓度为200 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5.3 h,反应器硝态氮负荷达0.56~0.71 kg·(m~3·d)~(-1).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中,添加60 mg·L~(-1)氨氮后,硝态氮负荷仍维持在0.66~0.88kg·(m~3·d)~(-1),氨氮负荷为0.27 kg·(m~3·d)~(-1).反应体系内单位硝酸盐转化产生的硫酸盐Δn(SO~(2-)_4)∶Δn(NO~-_3)由1.21±0.06降低至1.01±0.10,Δ(IC)∶Δ(NO~-_3-N)由0.72±0.1降低至0.51±0.11,出水p H值由6.5上升至7.2.序批试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在搅拌强度G_T值为22~64 s~(-1),p H值为8.08时,耦合反应Δn(NH~+_4)∶Δn(NO~-_3)最高达到0.43,硝酸盐转化速率提升60%,过高搅拌强度(搅拌速度G_T值64 s~(-1))、不适宜的p H值(最适p H值为8.02)环境都会起同步转化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45.
一、城市环境水利问题环境水利是国内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我们这里所讲的环境水利,目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水利问题,例如,由于工农业生产的点污染源、面污染源污染江河湖库等水质,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而产生了水资源保护问题。二是与水利问题有关的环境问题,例如水利(包括水电)工程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因而就产生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三是城市环境水利问题,它既有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水利问题,也有与水利问题有关的环境问题,以及兼有一些城市特有的环境  相似文献   
46.
中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28  
中国湖泊污染形势严峻、生态健康效应复杂,亟需适合中国区域特点的水环境基准作为加强污染控制、治理和管理的理论依据,但目前我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本文从水环境基准的意义、概念、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研究进行了剖析回顾和展望:首先阐述了开展区域性水环境基准研究的迫切性和科学意义,揭示了"科学确定基准"的内涵;然后详细回顾了国内外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湖泊水环境基准的"三性"原则(科学性、基础性和区域性),指出环境暴露、效应识别和风险评估是基准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最后提出中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本文强调:阐明中国水环境的演变规律和特征,需要开展水环境污染过程和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建立具有我国区域特点的湖泊水环境基准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解决中国环境管理重大科技需求的重要任务,它既可推动中国毒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又可为湖泊流域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整体提升我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我国青藏高原生态系统面临退化风险.微生物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流域的总体变化,是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指示器.为调查青藏高原河流生态系统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特点,于2021年7月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和柴达木盆地流域进行大范围水样采集,共收集样品65个,并基于16S rRNA技术对样品中细菌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的细菌群落涵盖65门1 311属,各流域α多样性指数较高,说明青藏高原河流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表征物种丰富度的Chao指数和OTU richness指数均与SRP/TP的值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门水平优势类群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纲水平优势类群主要有γ-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和α-变形菌纲;属水平优势群主要有Flavobacterium和Limnohabitans.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和置换多因素方差分析(Adonis...  相似文献   
48.
三价锑是有毒金属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不稳定还原态,其在腐殖酸体系中的光氧化过程可能是水体环境中Sb(Ⅲ)转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光照条件下不同来源腐殖酸对Sb(Ⅲ)的光氧化反应特征,并考察腐殖酸浓度、Sb(Ⅲ)初始浓度、溶液pH值、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阴阳离子等环境因素对光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b(Ⅲ)在腐殖酸溶液中的光化学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体系中腐殖酸浓度的升高有利于促进Sb(Ⅲ)的光氧化作用,而Sb(Ⅲ)初始浓度增加则抑制其光氧化作用,Sb(Ⅲ)的光氧化速率常数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褐煤来源腐殖酸对Sb(Ⅲ)的光氧化速率常数高于土壤来源腐殖酸.水环境中NO3-的存在促进了腐殖酸对Sb(Ⅲ)的光氧化作用,而Cl-、SO42-和Na+未对Sb(Ⅲ)的光氧化作用产生显著影响.羟基和超氧自由基是Sb(Ⅲ)光氧化反应中的主要活性基团,其中在酸性条件下,羟基自由基对Sb(Ⅲ)的光氧化反应起主导作用,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超氧自由基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基于硫碳同位素研究南京北郊冬季霾事件中PM2.5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2月27日—2016年1月6日,针对南京北郊地区一次霾事件所采PM_(2.5)样品,测定样品中水溶性离子、硫同位素与碳同位素组分含量。水溶性离子研究结果表明:该次霾事件以二次污染为主且移动源占主要地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酸盐的δ~(34)S(SO_4~(2-))值的范围为4.4‰~6.8‰,平均值为5.7‰±0.7‰(n=11),结合该地潜在硫源可知,此次霾事件中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及煤炭燃烧。PM_(2.5)中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28.43‰~-24.94‰,平均值为-26.62‰±1.11‰,说明碳质污染物来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燃煤。此外,硫、碳同位素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结合潜在硫源、碳源可知,2016年1月1日之前,南京北郊地区大气污染源以汽油车尾气排放为主;1月1日之后大气污染源以柴油车尾气和燃煤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50.
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高度同根同源特征,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减污和降碳方面具有协同推进的潜力。针对富营养化湖泊藻源性生物质分解带来的氮磷二次释放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利用水-沉积物柱实验体系,通过人为移除藻源性生物质的方式模拟了不同蓝藻打捞强度,分析了不同藻源性生物质移除强度对水体氮磷水平与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评估了蓝藻打捞削减污染水平和控制碳排放效果。结果表明,当藻源性生物质移除33%(低强度)、66%(中强度)、99%(高强度)时,总氮分别下降26.1%、35.4%、53.8%,总磷分别下降50.9%、72.9%、78.2%,CO2释放通量分别下降26.7%、39.4%、54.5%。CH4释放通量分别下降58.1%、89.0%、91.5%,N2O释放通量分别下降71.3%、90.4%、87.5%。此外,藻源性生物质的移除避免了水体溶解氧耗竭,改变了氧化还原条件,调控了碳氮分解过程,降低了高CO2当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