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固碳潜力20a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GIS技术,采集38个农田土壤样品,研究了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a来,兴国县农田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增加的面积为621.3km2,减少的面积为38.4km2,增幅主要在0~5g/kg和5~10g/kg;千枚岩、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粘土和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中有机碳变化量分布的面积分别为361.7km2、144.7km2、76.5km2、48.7km2和18.0km2,海拔在300m以下、300~500m、500~800m和800m以上的土壤中有机碳变化量分布的面积分别为358.9km2、200.2km2、62.9km2、28.0km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0a来土壤有机碳变化量和初始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变化量和海拔、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图1表2参15  相似文献   
172.
高浓度褐藻酸钠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以EGSB反应器为主体的生物法与混凝工艺相结合处理高浓度褐藻酸钠生产废水,处理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投资与占地面积少,运行效果稳定,可回收能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3.
应用2阶段序批式厌氧反应器(ASBR)方法对厨房垃圾进行实验室规模酸化阶段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反应器的最佳工况为:进料含固率8%、水力停留时间(HRT)5d,负荷为16g(TS)/(L·d);水解相产酸效率与HRT、pH值以及进料浓度有关;同时建议水解相的最佳pH值为4~5之间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4.
通过分析认为,黄河流量的变化是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黄河水质在现状条件下没有对地下水来显著污染,地下水质的恶化更重要的是黄河补给量的减少相对地引起咸水补给量的增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5.
在远海海域开展石油勘探开发风险极大,一旦发生事故,不但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而且伴随着溢油事故,还会造成海洋及沿海环境的破坏。文章描述了海域划分、定义及特点。指出远海石油勘探开发具有受海洋环境影响大、高风险、高投资、需求人员素质高等特点。针对高风险特点做出了具体描述,包括井喷、火灾爆炸、船舶溢油、管道泄漏等多个风险。文章针对溢油风险进行研究,提出应急处置原则,分别做出溢油跟踪、溢油围控、溢油清除及后勤保障的处置策略,同时对应急所需物质提出要求,为远海溢油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6.
近20年来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酸度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近期采样分析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太湖流域典型区域土壤酸度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总体上呈酸化趋势,表现在绝大部分(超过85%的面积)土壤的pH值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平均降幅达0.56个pH单位。同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自相关性显著增强,但空间自相关距离明显减小,表明土壤pH值空间分布格局趋向复杂化,岛状分布更为明显。化学肥料的连年大量施用和工业污染物的长期排放是导致土壤趋向酸化和土壤酸度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变量筛选的方法建立了SO_2、NO_2、O3、CO、PM_(10)、PM_(2.5)等6种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型,并选取2014-01-01至2015-11-28时段,昆明市区5个环境监测点以上6种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数据建立了昆明市污染物日均浓度预测模型.采用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MIV)的方法筛选出分别对6种污染物日均浓度值有主要影响的变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分别对6种污染物的日均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关上监测点利用浓度预测模型对SO_2、NO_2、O3、CO、PM_(10)、PM_(2.5)等6种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和实测值趋势吻合度较高.变量筛选后SO_2、PM_(2.5)预测效果比变量筛选前的预测效果好.O3的均方根误差和PM_(10)的标准化平均偏差,变量筛选前的预测效果比变量筛选后的预测效果好.变量筛选前的NO_2和CO的预测结果比变量筛选后的预测效果好.其他4个环境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与关上监测点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78.
A^2/O生物膜法在油脂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2/O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浓度易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新工艺。用于油脂厂废水的处理,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处理效果良好,在进水COD、超过设计水质时,出水CODcr超过设计水质时,出水CODcr仍能达到排放标准,NH4^+-N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基本无污染冰生。  相似文献   
179.
模拟降雨下土壤前期含水量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前期含水量是导致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一个重要因素.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我国亚热带地区的14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各试验小区上分别设定3种不同的土壤前期含水量水平,研究土壤前期含水量对不同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土壤类型在3种不同土壤前期含水量水平下土壤可蚀性K值都存在动态变化,但不同土壤类型其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的变动幅度不同,同一土壤可蚀性K值在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范围内最高和最低值之间最高相差达到16倍;不同土壤类型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的变动趋势也不同,其中绝大多数土壤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根据土壤可蚀性K值的变动趋势可以分为三类,首先,9种土壤的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其次,4种土壤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大致呈倒"U"型;第三,仅有1种土壤的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0.
Bt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主要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特异性底物测定了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品系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结果表明,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总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均为10.5;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除3龄Bt抗性幼虫为8.0外,其余均为10.5;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8.0;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最适pH值除5龄Bt抗性幼虫的为8.0外,其余都为8.5.比较了最适pH值条件下,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差异.发现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总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两个品系3龄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5龄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明显;两个品系3龄幼虫中肠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力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5龄幼虫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力差异极显著;另外,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差异极显著.棉铃虫幼虫中肠酸碱强度和某些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棉铃虫抗性演化的因素之一.图2表1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