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湿地的主要分布区,了解东北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及气候变化特征对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研究及区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分布数据集及1980~2015年东北地区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数据集,分析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及气候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36年,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退化显著,但沼泽湿地斑块数量明显增多。1980~2015年东北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30.81%,斑块数量增加了69.76%,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了0.15,沼泽湿地退化特征体现为湿地斑块的破碎化。在东北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沼泽湿地退化及斑块破碎化均非常明显,其中,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在1980~2015年减少了高达53.27%,内蒙古东部及大兴安岭沼泽湿地破碎化程度最大,湿地斑块数量在近36年分别增加了163.80%和119.51%。在气候变化方面,东北沼泽湿地年均气温在1980~2015年总体呈现显著升温趋势(P<0.05),气温上升幅度为每十年上升0.29℃。在降水变化方面,东北沼泽湿地年均降水量在1980~2015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5.70 mm/10a),但下降趋势并不显著(P>0.05);在不同生态功能区,辽河平原沼泽湿地年均降水量在1980~2015年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9.50 mm/10a),而其他生态功能区降水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2.
不同水文情势下环形湿地土壤铁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邹元春  吕宪国  姜明 《环境科学》2009,30(7):2059-2064
通过分季节原位采集三江平原环形湿地不同深度的土壤和土壤溶液,调查了土壤总铁的空间分布和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铁的时间变化,分析了水文情势对这种铁时空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形湿地0~60 cm土层总铁的平均含量为(2.54±0.73)×104mg·kg-1,且随地表积水深度的增加由小叶章群落和乌拉苔草群落的(2.91±0.51)×104 mg·kg-1和(2.60±0.35)×104mg·kg-1逐渐下降到毛苔草和漂筏苔草群落的(2.48±0.31)×104mg·kg-1和(2.17 ± 0.31)×104mg·kg-1;常年积水土壤中铁的可溶性高于季节性积水土壤;从春季化冻开始,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铁含量随积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从6月的(0.35±0.086) mg·L-1增加到10月上冻前的(12.67±2.92) mg·L-1;以Fe3+/Fe2+表征的土壤还原性随积水深度或浸没时长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铁与pH、总有机碳、总氮和磷酸盐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铁的分布还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与土壤碳、氮、磷的迁移转化相耦合.  相似文献   
43.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水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通过对2 002年夏季(7月)和秋季(9月)、2007年秋季(10月)三次采集洪河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得出了该保护区核心区的水质现状的初步结论,并为下阶段实施补水过程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4.
用毛细滴管洗净法从松花湖分离纯化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的单藻株和无菌株.在照度2000lx、温度30℃、光暗比1212条件下振荡培养,单藻株和无菌株的最大比增长率分别为0.79d-1和0.72d-1;最大现存量分别为119.6mg/L和45.6mg/L.通过比较培养过程中群体粒径的变化和用超声波打碎微囊藻群体的试验表明,铜绿微囊藻附生细菌[主要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的存在,使微囊藻的群体粒径减小,延长铜绿微囊藻对数生长期和增加最大现存量.  相似文献   
45.
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壤氧化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氧化大气 CH4 的速率为 0.97~1.69ng/(g·h),氧化速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泥炭土 CH4 排放速率为0.37~0.61ng/(g·h).2种土壤均具有氧化8000μL/L高浓度CH4的能力,泥炭沼泽土的潜力比泥炭土的大.不同土壤层次氧化甲烷的潜力也有差异,表层土比下层土高.降水减少导致的沼泽水位下降将加强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壤氧化 CH4 从而减少沼泽 CH4 排放.  相似文献   
46.
沟谷地不同植被下土壤重金属纵向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辉  吕宪国  刘惠清 《环境科学》2007,28(12):2766-2770
研究了长春市君子兰公园孟家河沟谷地纵向剖面不同植被(乔木、灌木、菜地和裸地)下土壤重金属的分异规律.沿沟谷地纵向剖面自上游向下游方向,在距离沟边2 m处的谷地坡面上,采集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样方,通过对各样点的土壤表层重金属(Zn、Pb、Cu)的全量分析,得出沟谷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重金属的分异特征.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值有明显差异,Zn的变化范围在70.3~290.9 mg·kg-1,Pb在39.8~79.3  mg·kg-1,Cu在20.3~63.4  mg·kg-1,Zn、Pb、Cu全量具有裸地高于菜地土壤、菜地土壤高于乔木土壤、乔木土壤高于灌木土壤的特征.不同植被下土壤重金属实测平均值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的对比表明,沟谷地不同植被下土壤中Zn、Pb、Cu的含量均高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不断富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