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2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3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2篇 |
废物处理 | 39篇 |
环保管理 | 119篇 |
综合类 | 1086篇 |
基础理论 | 195篇 |
污染及防治 | 142篇 |
评价与监测 | 81篇 |
社会与环境 | 42篇 |
灾害及防治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兴边缘学科环境生物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新兴边缘学科环境生物技术的产生过程涉及的范围和技术层次,介绍环境生物技术的成就与发展趋势,论术了在我国建立环境生物技术学科方向的必要性,报导我国第一本环境生物技术教材的有关内容与评价。 相似文献
72.
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的珠三角地区生态景观胁迫程度日趋严峻,亟需加强区域生态保护的现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2000—2020年珠三角地区城镇空间扩展与景观生态安全耦合协调时空格局以及发展状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揭示其驱动机理,并预测2040年城镇空间扩展和景观生态安全耦合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9市城镇化与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在20年间呈现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0.305~0.436升至2020年的0.385~0.545,现处于拮抗耦合阶段,未来20年将继续向着协调同步、有序发展的方向前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难以同步发展,景观生态状况不乐观,生态环境滞后型的地市逐渐增多,尚未全面形成良好的协调发展状态。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水平等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73.
测定了竹炭对微污染水源水中CODMn,UV254,UV410的去除效果,研究了竹炭粒径、竹炭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对竹炭吸附特性的影响,并由正交试验确定出竹炭去除水中CODMn,UV254,UV410的最佳吸附条件。研究表明,粒径越小,竹炭的吸附效果越好;竹炭用量为100mg、吸附时间为1h时,竹炭对各指标去除率最高;弱酸条件对竹炭对各指标的吸附最有利,当pH值=4时竹炭对各指标的去除率最大;正交试验确定出动态吸附最佳操作条件为:竹炭粒径为100~200目,质量为100mg,振荡吸附1h,原水pH值为4。 相似文献
74.
大气环境质量功能体系及其评价中的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系统理论,论证了环境质量作为一种功能体系存在的客观性,并分析了该体系的基本特点及与人类需求层次相协调的性质,从而将环境质量拓展为一种广义的概念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而就大气环境质量功能体系,探讨了认识和评价环境质量的一般方法以及系统科学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采用加压活性炭生物膜法处理以对硝基甲苯磺酸盐为主的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的研究,是在活性炭生物膜法处理有机废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压9.8×10~4Pa(1kgt/cm~2)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为62%~70%,比常压活性炭生物膜法高20%~25%;其容积负荷Nv=1.7~2.9kgCOD/m~3·d,比一般活性污泥法高3~6倍。 相似文献
76.
介绍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以分析,优化和设计金属的成形工艺.以便控制最终成品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该方法提出了有关工件材料、成形过程和工件与工具接触条件的详细的数学模型,并将其汇总而形成一套用于工艺设计的交互作用的计算机程序。本文内容为:一、工艺条件下的材料性能;二、盘类零件锻造过程的工艺模拟;三、接触表面的影响;四、材料与工艺模拟、组织、性能的综合分析与验证。虽然目前仅限于在 Ti-6Al-2Sn-4Zr-2Mo(Ti-6242)的锻造工艺中进行了应用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但它可适用于变形工艺的广泛领域(包括各种钢及合金的压力加工)。 相似文献
77.
水厂排泥水的处理技术:分离水回用 泥饼综合利用及铝盐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厂排泥水处理后,分离水的水质和回用、泥饼制砖和污泥用作水泥掺合料的方法和试验结果,以及铝盐回收的工艺。 相似文献
78.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组分源强的精准识别是实现地下水污染高效治理与有效防控的根本前提.针对某固废填埋场地1号、3号地块地下水As(Ⅲ)浓度出现高值异常,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中As(Ⅲ)与其他检出特征组分的相关关系,确定了As(Ⅲ)与PO43-之间的竞争吸附反应是地下水中As(Ⅲ)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采用表面络合模型(SCM)模拟竞争吸附反应,并建立了基于TOUGHREACT的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污染组分反应运移模型;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构建了污染地块As(Ⅲ)污染的源强识别的模拟优化模型.结果显示:(1)固废中存在的磷酸盐能解释污染地块土壤不同深度As(Ⅲ)含量较背景值偏高的现象;(2)构建的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运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As(Ⅲ)与PO43-竞争吸附反应;(3)优化识别出1号和3号地块的As(Ⅲ)污染源强分别为187.25μg·L-1和192.49μg·L-1.研究表明,基于PSO算法的模拟优化模... 相似文献
79.
针对冲天炉熔炼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净化效率高且经济可行的冲天炉烟气多级复合除尘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80.
裂变径迹方法在大地构造学中的一些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地学工作者利用锆石、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技术在造山带、构造盆地、大型断裂方面的研究成果。裂变径迹技术可给出岩石冷却年龄、时间 -温度演化轨迹 ,并用之探讨不同构造区的构造隆升时间、强度、活动分布模式以及演化规律。所列事实说明裂变径迹技术能为重塑上地壳大地构造活动模式、演化历史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