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活性污泥中蛋白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从污泥洗涤、蛋白质提取到蛋白质检测,对该方法用于活性污泥蛋白质含量检测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ris-HCl缓冲液洗涤、碱提取法法提取、5~10 min水浴、中性或弱酸、弱碱条件下检测,蛋白质浓度在10~180μg/m L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 7);该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3.80%)较高,重复性较好(RSD=2.09%),加样回收率(n=6)范围为96.99%~109.14%。该方法通过优化后具有快速、精确、可靠的优点,可用于活性污泥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2.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化学镀镍废水,以Fe2O3-TiO2-MnO2/A12O3作为臭氧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镀镍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300 mg·L-1,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水中COD可从532 mg·L-1下降至285 mg·L-1,去除率达到46.4%。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镍具有较好的破络效果,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200 mg·L-1,反应为60 min后进行混凝过滤,水中镍的去除率可达到86.7%。紫外全波段扫描分析发现,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各波段的吸收峰均有大幅度下降,位于254 nm和320 nm处的吸收峰基本消失,说明水中的苯环类物质和共轭结构被破坏。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幅降低,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出水B/C由原来的0.12提高到0.36,为后续进一步生化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3.
卫星降雨产品作为缺资料或无资料地区估算流域降雨径流的一种途径,适用性尚需大量实验研究。以澴水花园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评估了TRMM(3B42V7)、TRMM_RT(3B42V7)、PERSIANN CDR和CMORPH 4个卫星降雨产品在流域平均雨量计算与径流模拟中的精度,设置多方案与多种水文模拟情景全面检验各降雨产品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2002~2013年,没有一个卫星降雨产品对所有精度评价指标均表现最优,PERSIANN始终表现为最差;(2)各卫星降雨产品对于不同年代和不同统计时段的精度差异明显,且一般汛期精度高于全年精度。各年代精度最高的卫星降雨产品在年与汛期尺度上与实测雨量相关系数均超过0.9;(3)各卫星降雨产品对有雨日降雨探测能力较强,但空报率较高,所有卫星降雨产品对于年最大1 d、3 d和7 d降雨估算误差较大,无法达到可利用精度;(4)采用卫星降雨产品进行径流模拟时,以相应的卫星降雨进行水文模型参数率定可获得更高的模拟精度。TRMM_RT与CMORPH日径流模拟精度较好,CMORPH月径流模拟精度较好。总体而言,CMORPH更适用于径流模拟。对于典型的3场大洪水模拟结果表明,TRMM_RT和CMORPH对洪峰与洪量(径流深)的模拟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论述了成都市某小流域末端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介绍了主要的构筑物和设备及其参数。该污水处理站属于成都市2009年小流域治污工程,采用CASS+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运行稳定后,且在进水稳定下出水氨氮和CODCr达到《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类标准。  相似文献   
45.
总量控制是国家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是大气污染物削减的主要控制指标。在污染源普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伊宁市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按污染源和区域进行分担率研究,掌握并了解产生排放二氧化硫按污染源、区域、行业分布情况,确定伊宁市二氧化硫减排的重点行业和区域,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及企业合理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6.
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强化技术具有高效去除目标污染物、加速系统启动、提高系统抗水力及有机负荷能力以及优化系统菌群结构和增强功能稳定性等功能,在废水生物处理实际应用中潜力巨大.总结了国内外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在功能微生物选育方面,通过传统选育手段与基因工程手段并举来实现;在功能菌应用与生物强化处理工艺方面,主要通过所投加的功能菌直接作用或是利用基因水平转移(HGT)来实现生物强化;在分子检测技术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技术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核糖体间隔基因分析方法(RISA)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在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认为,应用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手段,探讨废水生物强化处理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并以此为指导研发高性能菌剂,将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7.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沱江地表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物元模型,对沱江出水口2000-2008年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沱江出水口地表水水质除2002-2004年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外,其余年均能达到表水Ⅲ类标准.2008年水质变化分析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但在平水期个别月份水质仍有超标现象发生.对物元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显示,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与监测资料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8.
从皮革铬鞣、复鞣污泥等处分离、纯化出4株吸附Cr3+菌株TP、XB、MY和TQ,采用ASS和FTIR等方法研究了其对低质量浓度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3+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Cr3+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值4.0,投加量0.5 g/L,吸附温度30℃;TP、XB、MY和TQ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8.66 mg/g、11.65 mg/g、11.05 mg/g和10.22 mg/g.碱处理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吸附的吸附量,经过0.3 mol/L NaOH预处理后,其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7.86% ~ 38.96%.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表明,吸附剂TP、MY和TQ更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XB更符合Temkin等温方程;用Dubimim-Radushkevich (D-R)等温曲线方程拟合发现,TP、XB.和TQ吸附过程属于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4种吸附剂对Cr3+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表明,该过程主要分为吸附剂外表面吸附、细孔内缓慢吸附和平衡吸附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9.
50.
商业资源中环境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缺少合理利用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环境资源商业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分析了从众心理在其中的应用。建立从众心理——环境资源理论模型,模型中自变量为不同时期投资者对环境资源的投资力度,因变量为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实证研究表明:在对其他一系列自变量进行控制后,投资者的投资力度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有很大影响,投资人越多、投资力度越大,环境资源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