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辽河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江越  刘征涛  冯流  周俊丽  高富 《环境化学》2012,31(7):1116-1117
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潜在的毒性、致癌、致诱变作用和生物富集性,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辽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处40°31'N—45°17'N,116°54'E—125°32'E之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矿业经济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MS法对2005年9月8—15日采集于长江口区域的沉积物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进行测定,并对其组成和空间分布趋势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物中共检出半挥发性有机物44种,包括多环芳烃类化合物14种,酯类化合物6种,酚类化合物10种,取代苯类化合物5种,醚类化合物4种,其他类化合物5种. 长江口南支沉积物中w(SVOCs)普遍高于北支入口和徐六泾,南支附近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能是该区域半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风险评估显示,除C采样点苊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外,长江口其他区域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13.
近期长江口沉积物中SVOCs的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GC-MS法对2007年4月24—30日采集于长江口部分区域的沉积物中的6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影响该类污染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物中定量检出半挥发性有机物15种,包括多环芳烃类化合物8种,取代苯类化合物1种,酚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3种,其他类化合物1种. 其中,属于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7种,属于美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12种. 采样点SVOCs的分布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其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用ERL与ERM指标进行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长江口部分区域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 应用EEC/ERL进行生态风险细分,各采样点分布在无风险与低度潜在生态风险之内,对生态安全威胁不大.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本文围绕生态系统、水资源、水环境、环境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难点与挑战,提出了建立协同攻关平台、科学诊断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统筹推进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四川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接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在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四川段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绿色发展和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采集于长江口水体15个不同采样点水样中的主要6种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浓度分析,依据3个基础营养级水平(藻、溞、鱼)的急性毒性效应[L(E)C50],采用欧盟适用于现有化学物质与新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价技术指南(TGD)中的商值法对长江口水体中的1,3-二氯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六氯苯、2,4-二硝基甲苯、...  相似文献   
17.
18.
辽河流域氨氮水质基准与应急标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质基准是水质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针对我国流域状况进行水质基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修订我国相关水质标准已成为迫切需求.针对辽河流域的水生生物分布和水质状况,借鉴美国氨氮基准方法学,对氨氮毒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水体温度和pH值为自变量的辽河流域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函数方程,由方程可知,pH值8.0,25℃时,辽河流域的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分别为3.06,0.364mg/L.利用荷兰和澳大利亚的水质基准技术对推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得值在同一数量级,且荷兰基准技术方法相对保守.此外,基于生态风险评估对氨氮水质基准向应急水质标准的转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的主要降解产物,具有高亲脂性、难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和高毒性.全面了解NP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的基础.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有关NP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其迁移转化的研究动态,从来源、分布及其在环境中主要的迁移转化过程和机理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在环境中的行为,重点讨论了NP在沉积物和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和生物降解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程度,运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微囊藻毒素(MC-RR,MC-LR)的含量水平。该方法线性范围0.2~5 mg/L,相关系数大于0.99,2种藻毒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5μg/L(MC-RR)和0.048μg/L(MC-LR)。结果表明,夏季太湖水体中MCs总体含量高于冬季;微囊藻毒素MC-LR的含量大于MC-RR。总体上看来,太湖北部(梅梁湾)水域中藻毒素的污染比其它区域水体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