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荧蒽的淡水沉积物预测无效应浓度推导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本土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采用平衡分配法,推导了荧蒽的淡水PNECsed(沉积物环境预测无效应浓度)为551.0!g·kg-1.结合获得的PNECsed,采用商值法,评价了我国主要河流沉积物中荧蒽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各河流沉积物中荧蒽的RQ平均值(风险商平均值)均小于1,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辽河松花江淮河海河黄河珠江长江.研究结果可以为荧蒽的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
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中PCBs潜在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主要河口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对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分别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加拿大环境委员会制定的SQG方法进行了初步风险评价,并分析了多氯联苯污染的环境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评价的结果一致。珠江河口多氯联苯污染最为严重;闽江口、九龙江口和长江口次之。对这些河口而言,严重的生态风险并不存在,但部分站位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黄河口、鸭绿江口、辽河口的多氯联苯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3.
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11月(枯季)和2004年8月(洪季)对长江口的2次现场调查,分析探讨了长江口的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水体3种不同形态的溶解无机氮中,以NO3--N含量最高,洪、枯季分别占溶解态无机氮的92.8%~97.7%和84.3%~98.4%.洪季NO3--N和NH+-N含量高于枯季,洪季与枯季NO2--N含量接近.洪、枯季长江口ρ(PO43-P)平均值分别为0.014和0.016 mg/L,接近国家海水一类标准.洪、枯季N3--N和PO3-4P含量均是由长江口内向口外近海逐渐降低,而NH4+-N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即口外高于口内.通过计算长江口营养盐比值发现,枯季长江口氮、磷供应充分,不存在磷受限的情况,而洪季长江口水体受到磷的限制.   相似文献   
24.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C-MS方法测定了太湖湖区20个典型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共检出13种PAHs,其浓度〔w(PAHs)〕范围为4223~2 0011 μgkg. 其中,属于我国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有5种,属于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有11种,w(PAHs)为2775~1 7568 μgkg,最高浓度出现在太湖梅梁湾区域,PAHs在湖区总体的空间分布趋势呈梅梁湾>南部区>东部区>湖心区. 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针对检测出的11种US EPA优先控制的PAHs,除了某些采样点的芴(Flu)浓度处于中度潜在风险水平外,其余10种PAHs尚未对水环境造成明显危害风险影响. 利用特征化合物指数法对PAHs进行源分析发现,其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   相似文献   
25.
我国新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数据外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时,需应用毒理学数据外推得出环境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国外通常使用的外推法有评价系数法和统计外推法. 着重分析了国外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主要采用的数据外推技术,并提出我国开展新化学物质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推荐使用评价系数外推法. 针对不同环境系统的测试终点外推系数,其推荐值分别确定为:水生系统,1 000,100,50和10;陆生系统,1 000,100,50和10;沉积物系统,100,50和10;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100,10和1;次生毒性,3 000,300,90和30.   相似文献   
26.
淮河盱眙段柱状沉积物中PAHs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通过对淮河盱眙段柱状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污染物进行GC-MS定量分析,结合210Pb同位素定年,重现了该区域多环芳烃的污染历史. 研究表明, 在柱状沉积物中整个沉积剖面(0~45 cm)w(PAHs)为102.9~306.9  ng/g(以干质量计). 20世纪30年代以后w(PAHs)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w(PAHs)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 从柱状沉积物的w(2~3环PAHs)/w(4环PAHs)来看,淮河盱眙段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历史来源主要是石油类污染. 对照有关沉积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标准,表层与底层芴出现了负面生态效应,而其他层面的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27.
长江口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长江口水体中6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含量,共检出其中的50种SVOCs,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酚类、酯类、卤代烃类、取代苯类和醚类.其中属于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16种,属于美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42种,属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控制的有10种.长江口水体中SVOCs的空间分布表明,南港附近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影响水体中SVOCs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排污口附近水域各类SVOCs含量均较高.水体中2,4-二硝基甲苯和六氯丁二烯的检出值超过了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其最大值分别超标3.32和2.07倍.   相似文献   
28.
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Cd、Hg、As、Pb、Zn、Cu的污染情况,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地积累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滇池、红枫湖重金属污染最严重,鄱阳湖、洞庭湖与洪泽湖次之。严重的生态风险不存在,但是Cd在鄱阳湖、滇池和太湖中具有一定的潜在威胁;太湖、巢湖、南四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9.
辽河水系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MS方法测定了辽河流域19个采样点位枯水期以及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r、Ba、Ni、Cu、Zn、Pb)的含量。用地累计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显示,辽河水系表层沉积物各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2008年的调查结果,与中国其它水系相比重金属含量处于低等水平,枯水期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程度高于丰水期数据。重金属Ba、Zn污染程度较大,Cr、Ni污染较轻,Cu、Pb属于无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ZnBaNiCrCuPb。浑河抚顺段L3点位的污染最为严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对重金属污染来源的确定,发现前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7.49%和17.22%,污染来源主要是工业和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30.
辽河水系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武江越  刘征涛  周俊丽  高富 《环境科学》2012,33(12):4244-4250
采用GC-MS方法测定了辽河流域19个采样点位枯水期以及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共检出15种PAHs.枯水期ΣPAHs为123.5~21 233.4 ng·g-1,平均含量为3 208.1 ng·g-1;丰水期ΣPAHs为37.9~9 014.0ng·g-1,平均含量为1 612.0 ng·g-1.利用特征化合物指数法对PAHs进行源分析,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运用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商(mSQG-Q)对辽河流域PAHs进行风险评价,芴和芘存在中低度生态效应;丰水期抚顺段L3-1有较强的负面效应,枯水期沈阳段L1-1点位、抚顺段L3-1和L3-2有较强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