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文明带来严峻挑战,需要人类社会采取共同措施和行动积极应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能体现人类共同命运的领域,深度参与并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方面。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以共同价值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各国力量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国际平台。文章通过分析可知,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三位一体"特征;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是前提条件,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要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和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整合各国力量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包容各国文明,凝聚价值共识,成为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价值基础,也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生动实践。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国际平台,也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案例。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我国建设"无废城市"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相关措施。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是深化城市废物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我国"无废城市"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在介绍国内外废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无废城市"的技术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刊1999年第一期续篇)三、工业生态学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按照工业生态学的设计框架,政策对产品及其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物质流入及流出过程,进而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如果将政策的重点放在对环境的末端治理上,这就难免要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  相似文献   
14.
7月2日,南方周末一篇“治霾选择题”的文章,掀起了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大讨论;在环保界,“叫好”是主流声音。虽然热点过去已一月有余,但涉及的一个永恒话题: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以及如何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治理结构、实现环境保护治理现代化等,仍然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企业在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国家和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国家应营造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氛围,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等途径促进企业参与;企业应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质量论证和环境质量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化解"邻避"困境的迫切性"邻避"(NIMBY,Not In My Back Yard,别在我家后院)是个外来音译词,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市民反对将垃圾处理厂、变电站等公共设施建在自家附近的抗议活动;由此衍生出"邻避"设施(反对建设的公共设施)、"邻避"运动(针对某一公共设施建设出现的居民集会等抗议)等词汇,有人称为"邻避"效应,有人称为"邻避"运动,也有人称为"群体性事件"。在我国,自  相似文献   
17.
阐速了循环经济内涵的经济学解释及循环经济实践中的经济学原理,对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政府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回收体系的管理和服务需要,国际通行的“废物丢弃付费”制度为什么在我国难以实行,如何改变利废企业技术水平低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整顿和规范回收体系;发展二手货市场;加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进口废料实行园区化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要向对贫穷宣战一样对污染宣战。本文以此为基调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政府未来环保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周宏春 《环境保护》2014,(17):12-16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环保产业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关注的重点,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的有机衔接,成为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本文讨论了循环经济的起源、发展历程、重点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征,提出了有效利用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间的天然联系,以"经济"的途径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