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在分析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和土木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土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过程特点,指出土木建筑行业必须发挥班组的重要作用。借鉴煤炭、电力等行业平安班组建设经验,建议了以联保、互保制度为核心的土木建筑施工作业班组模式。实践表明,尽管土木建筑施工班组稳定性差,但平安班组建设促进了班组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班组人员发现、排解安全风险能力增强,促进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2.
铅和铬污染包气带及再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机玻璃柱模拟包气带,研究了Pb2+和Cr6+在污染包气带时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雨水淋洗受污染包气带中重金属再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包气带受重金属污染过程中,铅和铬在粗砂包气带中的迁移速率分别为7.25cm/d和0.4cm/d,远大于其在细砂包气带中的迁移速率4.46cm/d和0.36cm/d,且Cr2O72-形式存在的六价铬在包气带中的迁移速率比的铅离子迁移速率大10倍以上;在模拟实验中,溶液在通过包气带区域时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的反应很弱,通过包气带的水样中三价铬未检出,并且包气带介质中三价铬含量(0.006mg/kg)几乎为零;雨水淋洗铬和铅污染的粗砂和细砂包气带模拟研究中铅淋洗溶出率为0.056%和0.112%,铬淋洗溶出率为62.33%和40.36%.因此,Cr2O72-在砂质包气带中的迁移性很强且容易从介质表面淋洗去除,而铅在介质中的迁移性较差且很难从介质中淋洗去除掉.  相似文献   
23.
董军  赵勇胜  周睿  韩融 《环境科学》2009,30(10):3110-3114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渗滤液性质对含水层中污染物衰减和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垃圾渗滤液、老垃圾渗滤液和雨水通过模拟柱后,其微生物活性分别在第12、17和3d达到最大值0.154、0.121和0.044;BOD5/COD分别在第12、8和6d达到最大值0.683、0.396和0.319;pH的平均升高速度分别为0.074/d、0.15/d和0.055/d;新、老垃圾渗滤液通过模拟柱后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50%和10%;含水层介质对NH4+-N的吸附容量约为0.85 g/kg;另外,含水层介质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活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可见,渗滤液的性质对含水层介质中污染物的衰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4.
针对宁夏某小学燃煤供暖污染严重、运行费用高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清洁供暖方式的对比分析,确定采用蓄热电锅炉供暖技术进行供暖改造并提出了改造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蓄热电锅炉供暖技术污染物排放为零,实现了清洁供暖,同时充分利用了低谷电量,明显降低了学校供暖费用。  相似文献   
25.
为深化生产实践中能量活动理论,有效控制能量意外释放,采用实践归纳与理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以生产中常用能量为研究样本,剖析生产实践中能量活动特征和异常释放机制.系统分析生产能量的特性、活动方式,划分能量体种类,创建能量安全活动的约束和调控条件;基于提出的能量体二元属性及相关概念,构建生产能量活动理论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26.
针对某燃煤电厂除尘器“电改袋”后运行中出现的设备阻力较高、滤袋破损、收尘灰斗灰量不均匀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除尘器内部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合现场实际设备建立了物理模型,对除尘空间颗粒物沉积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进入除尘器的颗粒物(200 μm以下)沉降速度低于1.5 m/s.把含尘气体近似为气相气流,采用Realizable κ-ε紊流模型进行该袋式除尘器除尘空间流场计算,结果表明除尘区中间气流平均上升速度达到1.0 m/s,在该上升气流作用下大部分颗粒物难以自然沉积是造成阻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长流程设计除尘空间会造成袋底下部空间的气流速度较大,前大后小,平均相差达到4倍左右,造成滤袋收尘量后移,它是造成滤袋破损和阻力升高的主要原因;各仓室流量分配相差11%~13%及各仓室滤袋流量分配不均容易造成局部滤袋破损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27.
通常认为疏散出口应当保持畅通,避免障碍物阻碍通行进而降低疏散效率。但一些研究发现障碍物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可能并非完全负面,为了更全面、正确地认识障碍物对疏散效率的影响规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着重考虑障碍物位置和尺寸2个条件,通过构造不同条件的疏散场景,运用Pathfinder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获得障碍物位置和尺寸对疏散效率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障碍物距离出口由近到远变化,疏散效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障碍物尺寸也对疏散效率有显著影响。效率曲线的趋势和极值为进一步的应急策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8.
铁基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吸附/固载重金属性能,常用于钝化土壤中的铅,但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成本较为昂贵.为此,本文研发一种基于芬顿铁泥(Iron Sludge, IS)资源化利用的铅钝化材料,即通过异化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调控形成官能团丰富、比表面积大、表面负电荷量高的蓝铁矿/微生物复合材料(Vivi/MR-1),并研究其对铅的吸附固载性能.结果发现,Vivi/MR-1对铅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18 mg·g-1,高于MR-1(78 mg·g-1)、IS(61 mg·g-1)、Vivi(52 mg·g-1),且具有较宽的pH工作范围,受环境中其他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结合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 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等表征技术,确定吸附成矿、官能团络合是Vivi/MR-1钝化铅的主要机制.最后,通过土壤钝化实验进一步验证该复合材料对土壤中铅的固载性能,研究表明,Vivi/MR-1可将土壤中酸溶解态铅降低93.6%,极大地降低了铅的迁移性.  相似文献   
29.
以MIL-88A (Fe)为载体,通过原位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合成双Z型三元复合材料MIL-88A (Fe)/Ag3PO4/AgI (MAI),并将其应用于光芬顿体系中,高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罗丹明B (RhB).棒状的MIL-88A (Fe)作为载体,减少了Ag3PO4和AgI颗粒的团聚现象,形成的双Z型异质结减少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在催化剂为0.5g/L,初始pH值为3.0,H2O2浓度0.4mmol/L的条件下,20min内100mL的20mg/L的RhB可被完全降解,并且在循环5次使用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性能.此外,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表明h+,O2·﹣和HO·是MAI/Vis/H2O2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最后,提出了MAI降解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长大下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控制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本文分析了道路下坡坡度对交通安全事故的影响程度;基于我国交通安全事故形势,建议了以道路坡度和路线长度为控制指标的长大下坡分级标准;分析统计了建设中的德上山区高速长大下坡数量,建议了德上高速长大下坡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