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稻虾共作快速发展背景下潜江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快速发展,探索虾稻共作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对于科学调控虾稻田发展、确保粮食和生态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虾稻共作模式发源地——湖北潜江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空间分析和破碎度指数方法,分析虾稻共作模式快速推广下潜江市农业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耕地时空格局变化过程是以园林办事处(主城区)为中心的建设用地向西至广华镇、南至杨市镇不断扩张,耕地转为新增建设用地达28.64 km2,约18.59 km2耕地转换为水域;(2)耕地格局呈现破碎化,主要由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以及虾稻田快速发展后造成;(3)虾稻田主要由水田转换而来,部分旱地及水域也转换为虾稻田。虾稻田的不断扩张,特别是旱地和水域转换为虾稻田,一定程度上带来耕地破碎化。因此,在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民收入不高和种地积极性不强等因素下,未来虾稻田种植模式对耕地利用具有较好的潜力和空间,但也需要重点关注虾稻共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基于水田发展虾稻田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62.
美国安全生产监察简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职业伤害和职业病迅速增长,安全生产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美国当时有位专家统计,“在过去的25年中,有超过40万工人死于和生产有关的事故和职业疾病.并且有接近5000万工人忍受着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事故致残的痛苦。”、“这些伤害,不但给本人及家庭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每年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在此背景下,经过美国朝野的努力,1970年.美国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相似文献   
63.
祝生杰  李翔 《化工环保》2000,20(4):57-58
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历史悠久 ,离子交换器已成为工业水处理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然而 ,离子交换器运行一定时间后 ,必须用大量酸碱对树脂进行再生。所以 ,使用这种设备酸碱费用较高 ,劳动强度较大 ,对排放的废水必须处理 ,设备和下水道必须防腐。长期以来 ,人们不断研究不用酸碱和无公害的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 ,国外最近开发成功的电去离子法 ( EDI) ,是一种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脱盐新工艺。由于它能够连续不断地去除水中的离子 ,因此又称为连续去离子法( CDI)。1 EDI的应用和 DCJ的问世图 1  DCJ纵截面结构示…  相似文献   
64.
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宁波市郊慈镇作为典型,调查分析了铜业乡镇企业对周围农业环境的污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污染源附近水域水质铜含量为0.009~8.461mg/L,超标率为43.8%,锌为0.02~5.92mg/L,超标率为37.5%。土壤中铜的含量为33.1~326.2mg/kg,超标率为72.2%。粮食中铜含量为2.19~24.20mg/kg,超标率为37.5%。  相似文献   
65.
采用酸碱预处理乌梁素海典型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和挺水植物芦苇,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变化及微观结构解析,研究酸碱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两阶段累积产气量、氢气及甲烷含量均显著提高,酸处理效果优于碱处理。采用0.5mol/LHCl预处理龙须眼子菜效果最佳,最大氢气、甲烷含量分别达42.65%和52.82%,产氢气速率为4.118mL/h,产甲烷速率最高达14.199mL/h。芦苇经1mol/LHCl预处理效果最佳,最高氢气、甲烷含量分别为32.22%和65.26%。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酸碱预处理可显著破坏芦苇、龙须眼子菜的纤维素结构,有效增加植物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有利于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6.
67.
为阐明氯碱厂废渣堆积遗留场地中汞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某典型场地设置313个表层(0.5 m)、79个深层(0.5~13.5 m)土壤采样点位及6个地下水采样点位,分析所有土壤样品的总汞浓度、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地下水总汞浓度.结果显示:(1)该场地土壤汞污染严重,313个表层土壤样点汞检出浓度为0.002~579.14 mg·kg-1,平均为8.43 mg·kg-1,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风险管控值(6 mg·kg-1).反距离权重法(IDW)及自然邻域法(NNI)对该场地的汞水平浓度分布的插值更为准确.(2)79个深层点位土壤垂向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上层区域(0.5、1.5、2.5 m)汞污染浓度更高,3个深度层的汞浓度平均值分别为7.3、5.5、3.1 mg·kg-1,2.5 m以下7个深度层的汞浓度平均值仅为(1.02±0.15)mg·kg-1;汞垂向富集因子为0.4~32,大多数(66%)采样点位汞的富集因子(EF)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显著下...  相似文献   
68.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2009~2012年记录的421条高质量近震纵波数据,建立层状介质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安徽中部地区(30.5~33.2°N,116~119.3°E)地壳一维速度结构进行反演,结果显示遗传算法能够较好的用于一维速度结构反演,同时得到该地区地壳平均厚度、地壳各层平均厚度及各层中P波平均速度,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基础研究提供一个合适的初始地壳模型。  相似文献   
69.
采用高钙低碱炉料配方,对还原烧结法处理高铁拜耳赤泥工艺进行优化。实验所得熟料疏松多孔易磨,适宜A12O3,Fe回收的温度范围为1100-1250℃,解决了还原烧结过程中熟料液相调控困难及烧结温度狭窄的问题。磁选尾渣掺入粉煤灰经成型和蒸养后得赤泥粉煤灰免烧砖,其强度达23.8MPa。  相似文献   
70.
<环境质量报告书>是环境监测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具体形式,也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各地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之初,根据自身的监测工作编制当地的单项或水气环境质量报告书.1980年建立环境质量报告书制度,1991年原国家环保局总结各地十多年来的编报经验,颁布了<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暂行)>及配套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环境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规范和统一了全国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工作,并于1991年组织了第一次环境质量报告书的评比.之后,每逢5年一次的大编年,都要进行评比,这已成为环境监测系统科技人员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