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331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搁置后活性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新华  张捍民  夏丽萍  杨凤林 《环境科学》2008,29(11):3119-3123
利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SBAR)考察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搁置2个月后重新投入运行, 其物理性状和微生物活性的恢复情况. 结果表明, 搁置后颗粒由棕黄色转为灰黑色, 粒径及沉降速率无明显变化. 颗粒重新投入反应器, 2周后颜色基本恢复; 污泥浓度、颗粒粒径以及沉降速率迅速增加; 颗粒中异养菌活性在1 d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的86%, COD去除活性5 d后完全恢复, 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 活性恢复阶段采用较高的曝气量和较长的循环时间有利于硝化菌的活性恢复, 第41 d曝气量由0.05 m3·h-1提高到0.10 m3·h-1后,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活性分别由原水平的88%和82%提高到122%和92%, 氨氮去除率由之前的80% ~ 90%迅速提高到96%以上; 第65 d循环时间由4 h延长至6 h使硝酸菌的活性得到了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92.
实验研究了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脱色的几个影响因素:pH值、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气浮时间;对比了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脱色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H值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影响最大,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及气浮时间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当pH值为5.00、硫酸铝钾用量为556mg/L、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20mg/L、气浮时间为5min时,还原深蓝BO混凝气浮的色度和吸光度去除率分别为99.4%和85.44%;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进一步去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3.
实验以七水硫酸镁及硫酸铝钾为混凝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浮选剂,研究了搅拌条件对酸性大红3R、还原深蓝BO混凝气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搅拌转速为100 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时,混凝气浮对酸性大红3R的去除效果较好,吸光度去除率为67.33%,色度去除率为69.23%;当搅拌转速为50 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时,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去除效果较好,吸光度去除率为84.33%,色度去除率为99.70%。  相似文献   
94.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南通市污泥现状,在分析传统污泥处置方法利弊的基础上介绍了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技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后,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焚烧处理,经检测锅炉尾气和灰渣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目前常规的排水体制,认为农村集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排水体制,重点区域在考虑到当地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雨污分流兼初期雨水截流。  相似文献   
96.
采用滇池流域5个站点的气象资料对滇池流域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滇池流域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7℃,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0℃,冬夏温差较小,适于居住.滇池流域内,滇池沿岸的站点冬夏温差相对远离流域的其它站点要小.近40多a来,滇池流域冬、夏及年气温呈现年际振荡的变化分布,滇池流域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滇池流域的风向全年均以西南风为主,夏季滇池流域南、北部还受南风的影响,其西部受东风的影响,而东、东北部分别受东南、东北风的影响.滇池流域雨季主要从5月开始,夏季和年降水量较大的昆明、嵩明站均位于滇池流域主要风向-西南风的下风方向.  相似文献   
97.
沉积物中吸附态菲的解吸与微生物降解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江武汉段采集4个沉积物样品,向样品中添加菲后采用XAD-2大孔树脂模拟研究沉积物中吸附态菲的非生物解吸过程,并且利用从长江水样中分离纯化的菲降解菌进行吸附态菲的生物降解试验,比较吸附态菲的生物降解和非生物解吸过程.结果表明,菲的非生物解吸大致可分为快速、慢速和极慢速解吸3个阶段.在慢速解吸阶段,生物条件下沉积相菲浓度降低速率是其非生物解吸速率的1.9-4.0倍.微生物加速了菲从沉积物中的释放过程.微生物的活性影响沉积物中吸附态菲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在降解后期通过向体系添加微生物和营养盐,在保持微生物活性的条件下,生物降解时菲的固相残留值远小于非生物解吸条件下菲的固相残留值.吸附态菲的平均生物降解速率约为其解吸速率的1.2倍,且沉积物中与黑炭结合的菲也能部分被微生物利用.由此说明,沉积物中吸附态菲的解吸过程并不完全限制其微生物降解,微生物能够部分利用沉积物中较难解吸的吸附态菲.  相似文献   
98.
夏保成 《安全》2021,42(8):前插3,1-9
为研究如何做好一个国家的应急管理顶层设计,以美国的应急管理为例,详细梳理其发展变更,其主要经过了无设计、联邦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全国层面的顶层设计3个阶段,最终通过建立一套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克服了联邦制对应急管理权力运行的阻碍,建立了能够把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组织起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了顶层设计的目标.美国的实践,可为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提供法律保障、实现标准化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
100.
目前环境雌激素双酚A(bisphenol A,BPA)所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可快速降解水中双酚A。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光催化氧化技术降解双酚A的机理,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新型光催化剂在降解双酚A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为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双酚A降解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