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7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篇 |
废物处理 | 11篇 |
环保管理 | 56篇 |
综合类 | 235篇 |
基础理论 | 89篇 |
污染及防治 | 30篇 |
评价与监测 | 7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291.
夏草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3,(9):31-32
每当听到《天路》那优美的旋律,我的思绪都会被带到那遥远的雪域高原。都说“出国容易进藏难”,我对这句话体会颇深。作为一名旅行爱好者,我曾于2011年7月和2012年8月两次进藏。第一次因为是坐火车,所以并未感受到有多“难”;第二次是自驾游,个中甘苦,则难以言表。时光如流水,一晃儿,第二次进藏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可是进藏路上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夜,一幕幕惊险的场面,时常蒙太奇般地在我心头缭绕,那些人,那些事,那一切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292.
近年来,皖北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皖北农村人居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特别是伴随人口流动造成的家庭房屋利用率较低,其间接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阻碍因素。本研究从生态文明角度了解农村农村人口住房、环境等方面的现状。研究采取实地考察与调查问卷的结合方式,分美丽乡村和普通农村两种类型,对皖北农村人口与房屋现状、能源结构、污水与固体废弃物处理、村民政策和相应技术认知程度等5个方面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皖北农村基本为自建房,房屋闲置情况不突出,住房满意度相对较好;(2)皖北农村基本无排水排污系统,环境现状总体相对较差,美丽乡村比自然村环境状况及规划较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3)能源以电力为主,地区使用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改善方案:(1)大力倡导人才引进农村,落实优惠政策;(2)实施排水排污实施责任主体制,发展绿色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及改善环境现状;(3)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力度,规范环保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93.
从水质水量相结合的角度再论黄河的水资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方法,发展了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水资源功能容量和水资源功能亏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了水环境功能容量和功能亏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黄河流域1997—1999年间主要水文站点逐月的水质监测数据、水文数据及各取水口逐月的取水量数据,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997、1998和1999年,黄河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2 5 5 3 9×10 8m3、3 43 41×10 8m3和3 5 5 44×10 8m3,分别占总天然径流量的80 2 % ,78 2 %和82 0 % .黄河水资源功能容量和亏缺在这3年间的平均值分别为42 3 5 0×10 8m3,78 97×10 8m3.对主要污染指标CODMn来说,黄河的水环境功能容量和功能亏缺在这3年间的平均值分别为2 95 71 5 4kg和199 70kg ;对主要污染指标NH+ 4 N来说,平均值分别为3 774 2 6kg和113 0 8kg .因此,与CODMn相比,NH+ 4 N对黄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影响更大.水资源功能容量和水环境功能容量均分别显著大于水资源功能亏缺和水环境功能亏缺,说明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黄河实际的水质要优于达到水资源功能所要求的水质 相似文献
294.
为了探究非规则多跨连续梁桥的横向地震碰撞问题,提高同类桥梁的防震减灾能力,以广东潮安韩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减隔震支座非线性与桩-土相互作用的横向碰撞计算模型,分析了横向碰撞特征及其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针对接触刚度与初始间隙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对橡胶垫片的减碰效果及其厚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横向碰撞可以减小梁墩相对位移,但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力从而增加桥墩受力,并使各墩地震力分布更不均匀;(2)接触刚度的增加虽然可以减小梁墩相对位移,但当刚度值较大时梁墩相对位移的减幅趋缓,过大的刚度取值反而会引起桥墩过大的内力;(3)初始间隙的影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初始间隙较小时碰撞力与桥墩受力较大;(4)橡胶垫片可显著减小碰撞力与墩底弯矩,在工程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增加垫片厚度。 相似文献
295.
以中国北方农牧区的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结合实地问卷调查,研究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特征。研究提出了农牧民家庭生存碳排放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能源产品和非能源产品成为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的两大来源。计算了农牧民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食物消费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源方面,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构成呈能源消费主导型,2008年,该区人均生存性碳排放总量为1 040.36 kg,其中矿物燃料、用电消费碳排放分别占总生存性碳排放的45.53%和30%;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家庭用能结构粗放,以矿物化石能及一次生物质能为主,电能使用比例相对较低。在食物方面,农牧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渐趋低碳化,2008年和2009年人均食物消费总碳排放量分别为78.42 kg和76.67 kg,以粮食消费占主导,占总消费量的60%;2009年与2008年比较,含碳量较高的粮食和食用油消费分别降低4%和3.8%。该区农牧民人均食物消费碳排放量只是美国的39.2%,英国的49.6%,日本的72%,属基本生存线碳排放。 相似文献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