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31.
氮肥对污染农田土壤中铅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铅污染农田土壤做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品种和施用量对小白菜吸收铅及土壤中铅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小白菜地上部及根系吸收铅有显著影响;适量的NH4NO3不会对小白菜地上部造成显著影响,增施Ca(NO3)2也不会造成小白菜地上部含铅量的继续增加;各施氮处理的土壤pH较不施氮处理的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以(NH4)2SO4处理的土壤pH下降幅度最大,施用Ca(NO3)2的处理的土壤pH变化不显著;氮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土壤中各形态含铅量,其中对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锰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及有机结合态含铅量影响较大,但并未改变各形态铅的分布顺序;小白菜吸收的铅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交换态铅,但也可吸收部分碳酸盐结合态铅、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及有机结合态铅,甚至可吸收部分残渣态铅.  相似文献   
132.
为了解典型养殖型湖泊沉积物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来源,系统采集并测定了骆马湖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沉积物营养盐与5种重金属元素(Cu、Zn、Hg、Pb和Cr)含量.分析了骆马湖沉积物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垂向分布特征,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CA)进行污染物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整体污染严重,由于圈圩和围网养殖阻碍了水体连通性,养殖区营养盐空间分布不均,重金属在入湖口附近含量更高.同时大量投放的鱼类、营养物质和含重金属杀菌剂等对湖泊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圈圩区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在垂向上无明显的线性累积,但非养殖区沉积物污染程度随深度变浅而增加趋势明显.骆马湖沉积物重金属整体呈重度生态风险,其中Hg的生态风险最高.除了Cr对儿童健康具有非致癌风险,其他重金属尚未对人体健康构成致癌和非致癌风险.总体而言,骆马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如Zn、Pb、Hg和总磷以入湖客水与骆马湖沿岸旅游业、工业及农业开发等外源输入为主;总氮和总有机碳主要受养殖和水生植物等内源影响;基于污染来源解析结果,建议对骆马湖...  相似文献   
133.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赋存的重要载体.土壤碳库规模和周转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大气中的CO2浓度,促使全球气候变暖.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作为多年生常绿作物,在有机碳的固存、分配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研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尚缺乏系统认识与现状计量.为明晰茶园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和稳定性,基于文献检索整理数据归纳结果,以Web of Science (WOS)和CNKI为数据源,系统剖析和总结1990-2023年共1 906篇国内外茶园有机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热点,并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1)该领域近30年文献量逐年增加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碳”“茶树种植”“生长”“管理”等,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茶园土壤”“土壤养分”“土壤肥力”等.(2)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与pH(R2=0.077 1)呈显著负相关,与黏粒含量(R2=0.077 1)、降水量(R2=0.199 9)、海拔(R2...  相似文献   
134.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多种定量指数对滇西北高原典型湿地区———碧塔海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的结构和特征及受扰程度,为研究区的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5.
136.
通气阀又称呼吸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航运等工业油料及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储设备上的低压安全保护装置。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准确性和启闭动作的灵敏、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上述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7.
二十一世纪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世界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景象。我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我国踏上了新世纪的坦途。  相似文献   
138.
氮肥种类及用量对赤红壤pH和可溶性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施用氮肥对赤红壤性土壤pH和可溶性盐的影响,以赤红壤上发育的水稻土为供试土壤,以油麦菜(Lactucasativa L)为栽培作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施等量的磷(P2O5 0.08 g·kg-1)、钾(K2O 0.16 g·kg-1)条件下,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4个氮肥品利吸其不同用量水平(0、0.08、0.16、0.24和0.32 g·kg-1)下土壤的pH和可溶性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的利,类及用量对赤红壤性土壤的pH、可溶性盐及K 、Na 、Ca2 和Mg2 的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pH显著降低,而可溶性盐及K 、Na .、Ca2 和Mg2 的质量分数则升高;在各施氮水平下,(NH4)2SO4、NH4Cl对土壤pH、可溶性盐及K 、Na 、Ca2 和Mg2 的质量分数的影响总体上明显大于CO(NH2)2、NH4NO3.  相似文献   
139.
基于WebGIS的流动污染源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以及基于WebGIS的流动污染源监控系统,该系统具备完善的流动污染源监测与管理网络体系,实现了流动污染源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综合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0.
国际湿地保护政策及形式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丧失与退化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国际湿地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湿地开发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的政策转型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湿地全面保护期。湿地被围垦、转换为农地是湿地开发期最主要的特质,是导致湿地大量丧失与退化的主要肇因;《湿地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转型期阶段,倡导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而美国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湿地“零净损失”政策目标,成为继《湿地公约》签署后推动全球湿地政策发生深刻改变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全面保护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