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解烷基化和废酸联合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的效果,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某石化分公司烷基化和废酸联合装置试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硫化氢、液化石油气、硫酸、氢氧化钠、溶剂汽油、噪声、工频电场等。除压缩机、部分机泵和介质输送管道定点噪声强度较高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表明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合理,防护有效。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不同承台形式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在地震互相作用,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作为研究工具,采用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动荷载。分别建立了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的低承台、高承台数值模型。并对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土体的孔压比变化、桩基的受力与位移、桥墩顶部的位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土层中孔隙水压力分布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振动加速度峰值时部分土体由于发生剪胀孔压出现瞬时负值。砂土层中桩基中部区域容易产生液化现象。同一模型中,直桩的最大弯矩小于斜桩的最大弯矩。在低承台模型中,直桩和斜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均发生在桩基顶端,直桩的竖向位移沿埋深是一恒值,而斜桩的竖向位移沿埋深是变化的。在高承台模型中,斜桩的水平位移沿埋深不再是单调变化,最大值发生在砂土层中。高承台模型中斜桩和直桩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明显大于低承台模型桩体。两个模型的桥墩顶部最大水平位移出现的时刻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报警器的问题,在普通的报警器中加入语音报警这一功能,让报警器的使用者能够更加直接有效的了解报警的原因.本设计根据不同的报警情况能够播放不同的语音.本设计以89C2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SPI串口通信控制ISD4002语音芯片对报警器进行了开发和设计,而且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可以自行反复录制语音内容.本设计采用的语音芯片可以反复录音10万次,断电情况下可以保存信息100年.因而此设计会有更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4.
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污泥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各种生物污泥包括活性污泥、厌氧污泥、膜污泥、干污泥、不同方法失活的污泥等对50种难降解有机物的吸附结果.并对生物污泥吸附过程中适用的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总结.由于不同来源的生物污泥特性不同,研究者得到的吸附容量和平衡时间的结果相差较大,甚至同类污泥对同种难降解有机物的吸附结果也相差较大.对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污泥吸附,目前提出的适用的吸附等温方程式主要有6种,综述的70个研究结果中有81%属于Freundlich模型.23%既符合Langmuir模型又符合Freundlich模型.但大多数的研究仅停留在用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以判断吸附类型,并未做深入讨论.同时综述了pH值、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二价阳离子、离子强度、微生物有无活性等因素对污泥吸附的影响.各研究者实验的pH范围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高的初始浓度会在溶液和生物污泥之间形成大的浓度差,加快吸附的发生和增加生物污泥的吸附鼍;Ca2 等二价阳离子的存在使生物污泥的吸附性能增强,离子强度的影响效果与Ca2 等二价阳离子类似;生物污泥灭活后,污泥表面特性也随之改变,其吸附性能和吸附量也发生变化,但由于生物污泥种类和失活方法不同,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以砂生槐、白羊草、黑穗画眉草、狗尾草、白三叶草等5种先锋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调查和土壤采样室内养分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试验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不同试验区Shannon Wiener指数(H)表现出显著差异,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差异不明显,不同群落 H值依次为黑穗画眉草植物群落>白羊草植物群落>砂生槐植物群落>白三叶草植物群落>狗尾草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有效氮含量、含水率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区,砂生槐改良土壤肥力效果最好,白三叶草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6.
一、物联网发展现状 据市场研究机构IoT Analytics发布的物联网产业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loT连接数达到117亿个(消费者或B2B设备,不合NVF、RFID等单向通讯技术),在全部联网设备中占比54%,首次超过非IoT连接数(移动电话、平板、PC、固定电话等),详情如图1所示.其中,蓝牙、Zigbe...  相似文献   
107.
孔丝纺  刘惠  曾辉  刘阳生 《环境工程》2012,(Z2):249-254,279
垃圾焚烧是二恶英产生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类污染物质的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分析和探讨了二恶英类物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未来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污染物控制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海洋-大气过程对南海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亚文  盛立芳  刘骞  李秀镇 《环境科学》2016,37(7):2443-2452
利用2012年8月28日至10月13日期间走航观测的气溶胶数据,分析了南海气溶胶数浓度时空分布和粒径谱分布特征,以及海洋-大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气溶胶数浓度的时空分布和粒径谱分布受海洋和陆地源以及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相对湿度、云量、温度等的共同影响.陆地气团影响下的海域气溶胶数浓度较大,达2 300个·cm~(-3);受陆地影响较小的海域大气较为洁净,气溶胶数浓度在1 200个·cm~(-3)以下.观测得到的气溶胶粒径谱包括积聚模态和粗模态,峰值分别位于0.08~0.2μm和0.5~2μm附近.出现频率较高的谱型有3种:陆地型,海洋背景1型和海洋背景2型.陆地型与海洋2型的谱分布形状基本一致,但后者次微米粒子数浓度非常小,是洁净海洋背景下最常见的谱型;海洋1型在0.05~0.1μm粒径段数浓度显著高于海洋2型,并且在大于0.5μm的粗粒子段,海洋1型的气溶胶数浓度超过陆地型气溶胶数浓度,暗示了海洋源对这两个粒径段的粒子数浓度的贡献.0.05~0.12μm的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与低云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当相对湿度达90%~95%时,0.08μm附近的粒子数浓度增加显著.0.5~6μm的粗模态海洋气溶胶对风速的依赖性较强,相关性达0.7;0.05~0.12μm气溶胶数浓度与风速呈现弱正相关;0.12~0.5μm粒子数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0.08~0.12μm的粒子数浓度降低,而0.05~0.08μm和0.5~6μm的粒子数浓度增大.降水过程中,各粒径段粒子数浓度逐渐降低,但在降水初期,相对湿度达到90%~95%,0.05~0.12μm和0.5~6μm的粒子数浓度显著增大,随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荧光检测器分析宝鸡市PM2. 5中16种EPA优控多环芳烃。研究结果表明PM2. 5中高环多环芳烃浓度高于低环多环芳烃,SPSS分析得出PM2. 5的浓度与多环芳烃浓度呈正相关。用比值分析得到宝鸡市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燃烧和汽车尾气。计算多环芳烃的毒性当量(TEQ)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宝鸡市除了婴儿外其他年龄段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的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10.
湿式烟气脱硫喷淋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通用软件对其内部两相流场进行模拟。气相湍流由标准κ-ε模型描述,喷淋液滴由拉格朗日颗粒轨道模型描述。预测了无喷淋和有喷淋2种条件下的气相湍流流场分布、沿塔高方向不同截面上的气速分布以及喷淋液滴的轨迹。模拟结果表明,引入喷淋液后,出口截面气速分布明显均匀化,其最大值由无喷淋时的12m/s降至6m/s。该最大值出现在靠近塔壁处,是由塔壁附近喷淋密度较低造成的,可通过改进周边喷嘴的布置方式及喷嘴型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