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61.
依据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定期排名,是目前环境管理者为促进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一种政策措施,采用正确的排名方法是保障排名结果是否合理的关键。研究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类别法两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城市河流黑臭、浑浊等特点,筛选出pH、溶解氧、色度、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7项因子参与评价并对河南省辖内的城市河流进行排名。结果表明,选用的排名方法基本满足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排名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燃料电池因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分布式电站、便携式备用电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燃料电池的安全标准是燃料电池产品市场准入的重要保证。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安全涉及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热危险、化学危害、物理危险、设备故障危险、因不适当的人机工程学原理而导致的危险及人机界面危险、合理预见的误用、环境条件危险、污染等方面。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安全技术以及标准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3.
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缓。简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总结了国内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并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4.
天目湖溶解氧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2006年1~12月进行的对天目湖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并对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天目湖溶解氧水平较2001~2002年下降了1~2个等级。全年溶解氧水平符合Ⅱ~Ⅲ类水质,局部符合Ⅳ~Ⅴ类水质,甚至劣Ⅴ类水质。溶解氧的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垂向差异。冬季溶解氧最好,无显著垂向差异;春、秋两季湖体溶解氧垂向差异小,底层溶解氧浓度总体偏低;夏季溶解氧最低,且垂向差异最大,底部出现<1 mg/L的低氧区。水温、水深、叶绿素、pH对溶解氧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水体溶解氧的关键因素。非夏季月份,温度的升高导致溶解氧浓度降低;在夏季月份,温度分层是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中下层水体的影响较大。水深与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叶绿素在夏季对溶解氧的影响最显著,反映出生物活动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5.
固定化酶酸化/UASB两相厌氧有机酸代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宏兵  吴睿  段宁  林学钰  黄涛 《环境科学》2006,27(3):483-487
以固定化酶酸化相和UASB产甲烷相为两相厌氧系统进行连续流实验,研究了酸化相和产甲烷相中的有机酸和乙醇的变化特征、变化速率,挥发性有机酸组成,发酵类型以及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相的酸化率为28.2%,水解产物组成中乙醇>乙酸>丁酸>丙酸,其中乙醇占44.8%,乙酸占38.4%,丙酸为6.9%,丁酸为9.8%,为乙醇型发酵类型.在产甲烷相中乙醇被去除99.8%,乙酸为92.0%,丙酸为59.1%,丁酸为46.2%,呈乙醇>乙酸>丙酸>丁酸;比较有机酸和乙醇的去除速率呈乙醇>乙酸>丁酸>丙酸,其中乙醇在产甲烷相中去除速率最快为0.21h-1.系统运行稳定,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其中对COD去除贡献率顺序为乙醇>乙酸>丁酸>丙酸,  相似文献   
166.
砗磲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贝类,与虫黄藻共生,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砗磲数量骤减,对砗磲进行人工培养、繁育、放流,成为砗磲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外,砗磲碳酸盐壳体还是一种良好的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载体,但其壳体地球化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还存在较大争议,实验室培养也是探讨砗磲地球化学指标环境指示意义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开展了砗磲的培养试验,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分析各种环境因子对砗磲生长及壳体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本文就砗磲的培养方法、人工培养条件进行简要综述,并从温度、光照、盐度、p CO2、营养盐、金属离子等多个方面对人工培养条件下,砗磲生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理适应性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砗磲的培养保护和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处理有机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污泥的处置和利用问题,本实验室以印染、造纸、煤气、食品和石油化工废水为例,对相应的活性污泥中蛋白质、核酸和毒性成分作了初步观察,本文报导活性污泥的分析方法及一些结果,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68.
169.
使用ERA-Interim 1979—2000年冬季各月(12月、1月、2月)的风场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全球平流层冬季内纬向风场的分布特征及十年际变化形势。结果表明:北(冬)半球平流层与对流层均盛行西风,但平流层冬半球急流核比对流层急流核纬度偏高;南(夏)半球平流层与对流层盛行风向相反,且平流层夏半球急流核比对流层急流核纬度偏低。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自上层到下层平均纬向风变化均为正变化;赤道及北半球低纬地区在平流层中上层一直为正变化,在对流层为负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及极区平流层纬向风变化较低纬度更为明显,其中极区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0.
以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潮河流域1990~2013年监测数据,构建SWAT模型,在模型结构和参数不改变的情况下,探究输入数据精度(DEM分辨率)与准确性(降水插值)对径流和总氮模拟结果影响.结果显示:DEM分辨率变化(30~300m)对径流及总氮模拟效果不同,对径流模拟影响不明显,纳什系数(ENS)和R2可达到0.87以上;对总氮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分辨率越精细,模拟效果越好.不同水文年,DEM分辨率变化对总氮负荷模拟表现不同.丰水年对总氮负荷影响较大,负荷量差异较为明显,枯水年影响相对较小;不同DEM分辨率下,年均(1993~2002年)总氮负荷强度空间分布相似,高负荷区均位于潮河中游,潮河上游及下游的负荷强度相对较低.不同降水输入数据站点分布、站网密度和准确性不同,流域内降水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总体上,基于站点较少的气象站插值数据与雨量站实测降水数据,径流和总氮模拟效果较为接近;基于SWAT官方雨量站插值数据,径流和总氮模拟效果较差.不同降水数据输入情景下,模拟的总氮负荷强度模拟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降水量分布较高的区域,负荷量也较高;不同水文年下,不同降水输入对总氮负荷模拟表现不同.丰水年和枯水年,基于气象站插值数据的总氮模拟结果与基于雨量站实测数据的模拟结果较为接近,而基于SWAT官方雨量站插值的模拟误差较大;平水年,基于SWAT官方雨量站插值的模拟结果较气象站插值数据的模拟结果更好.该研究可为流域开展模型构建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