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利用生态工程降低湖体含磷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刚  王振堂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127-129
在长春南湖实施了生态工程以降低湖体含磷量。 1 996年 ,通过收获水生高等植物和鱼产品带出湖体的磷量分别为 1 49 6kg和 1 89 9kg ,蚌体生长固定的磷量为 1 53 4kg ,三者合计 4 92 9kg ,与湖体每年纳磷量大体持平。实施生态工程后 ,水质明显好转 ,湖水中的总磷浓度逐年下降 ,浮游植物个体密度减小、种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
生物扰动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合评述了生物扰动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并进行了展望。国际上十分重视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的研究并已有一定基础,生物扰动作为海洋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开展了工作,但直到10余年前才真正开始定量研究,进入了实验模拟、现场观测与建立模型相结合的新阶段。国内的生物扰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技术方法落后,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国内外关于水层-底栖界面生物扰动效应研究基本上都在海洋中开展,尤其在河口、近岸和浅海水域进行,湖泊和河流研究明显薄弱。作为水生态动力学的重要分支和前沿领域,生物扰动研究具有广阔前景。急需针对我国水域特点,引进先进的现场观测和室内测试手段,进一步揭示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机制,更精准和更详细地掌握水域中各种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全过程,为控制水体内源污染释放、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建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春南湖富营养化进程中鱼类群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春南湖原有鱼类20种。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加重,鱼类种类数减少,一些种类绝迹。1992年实施生态工程治理后,鱼类组成以人工放养种类为主。鱼产量波动幅度较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80年代末达到最低点,90年代有所回升。目前以养殖鱼类为主体,产量较为稳定。鱼类以II龄和III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I龄和高龄个体较少。  相似文献   
14.
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挥发酚时,因该试剂易潮解易氧化变质产生安替比林红,使测定空白值偏高,影响测定结果.本文对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的两种方法做以初步的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我国于2012年8月颁布修订后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新版预案充分吸取了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经验,并在芦山7.0级等地震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震应急预案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编制时对涉及的灾害程度估计不足,定位不准、实施过程中部门间协调不够顺畅,部分条文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等。针对以上问题,引入美国"事件后回顾方法(After Action Review)"和日本"新澙县震灾应急对策时刻表(Time Schedule)",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地震应急预案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胁迫作用下,生态系统将出现功能退化的征兆。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段时,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可以缓解胁迫的影响。一旦超过自稳定能力,生态系统将进一步退化甚至发生不可逆转的崩溃。可以使用胁迫生理学理论来描述生态系统在胁迫下的阶段性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分类与价值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和价值进行分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调节物质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持、调节气象气候及气体组成、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传粉播种、防灾减灾和社会文化源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耀  孙刚  王琪  凌海波  胡楠 《环境工程》2022,40(2):139-145+205
以鄂东南某铅锌矿区147.3 hm2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测试,对土壤重金属Cu、Cr、Ni、Zn、Pb、Cd、As和Hg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Cu、Zn、Pb、Cd和As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33.7%、49.0%、73.5%、95.9%和85.7%,单因子污染指数顺序为Cd>As>Pb>Zn>Cu;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微污染的点位比例分别为59.18%、12.24%、27.55%;通过土壤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指数法评价,矿区农用地土壤大部分呈重度污染状态(土壤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S>5),与Pb、Cd和As含量高值并集区域分布一致;而农产品大部分属于清洁或轻微污染状态(农产品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AP<2),超标点位分布无明显规律;IICQS值与IICQAP值无显著相关性;IICQ值与IICQS值的分布相一致,研究区内农用地IICQ均值为7.84,属于重度污染。结合现场调查及数据分析,对矿区农用地土壤污染概念模型提出了初步构想。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试行)》,结合农产品调查结果,将矿区农用地中的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Ⅱ类(21.4 hm2)、安全利用Ⅰ类(57.8 hm2)、安全利用类荒地(29 hm2)、安全利用Ⅱ类(1.2 hm2)、严格管控类(37.9 h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IVG(In Vitro Gastrointestinal)和UBM(Unified BARGE Method)两种体外试验方法,研究了湖北省某一砷污染地块的潮土中,砷在不同浓度梯度和深度梯度下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砷在胃相中的生物可利用性为4.50%~26.41%,在小肠中的生物可利用性为3.95%~22.39%.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了人体胃肠可吸收砷的可能来源,发现人体胃肠可吸收利用的砷与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专性吸附态、无定形和弱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构建土壤中砷生物可给态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发现土壤pH、总砷含量及砂粒含量是砷生物可给态浓度的主要预测因子.将概率累积分析法获取的地块土壤砷背景浓度上限值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GB36600中附录A中潮土砷的背景值进行比较,推导出该地块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土壤砷背景浓度上限值为113 mg·kg-1,结合该地块今后规划为生态保护绿地,可将土壤砷背景浓度上限值作为地块修复目标值制定的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修复目标值过严导致修复成本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该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获取玉树州基层单位的应急响应情况资料,中国地震局组织了地震科学考察项目,项目组经过实地调研获取了大量资料.调研数据主要反映了本次地震应急存在备灾能力不足、应急期反应能力不强、防灾相关机构之间没有建立协作机制、社区(地区)的防灾能力不足、城市抗震能力弱等问题.总结玉树地震基层应急响应的宝贵经验,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