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14篇 |
综合类 | 71篇 |
基础理论 | 10篇 |
污染及防治 | 9篇 |
评价与监测 | 6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42.
众所周知,油田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都要产生一部分拌生气(主要是天然气)。大港南部油田投入开发30多年以来,由于部分油田区块地下原油油气比高,大量伴生气在单井上或经过原油中转站后直接排放到了空气中,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造成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43.
论我国现代环境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环境规划理论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削弱了环境规划在实践中的作用。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实践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环境规划理论的框架体系。环境规划是一个从编制到实施管理的一体化过程,环境规划的理论体系应为此过程提供全面的指导。故其理论体系不仅应包括技术性原理,还要包括哲学性和伦理性原理。对环境规划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基本理论、分枝理论、方法手段、实施运行五个层次的建设可以较完整地涵盖上述三个原理。 相似文献
44.
餐厨垃圾接种酵母菌固态厌氧发酵产乙醇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厨垃圾可定向发酵产乙醇,但复杂的预处理导致处理时间长、工艺复杂度增加. 本文通过直接接种酵母菌和灭菌后接种酵母菌对比试验,分析发酵系统内乙醇、乙醇前体物还原糖、还原糖前体物淀粉的降解与产生规律,探讨餐厨垃圾直接接种酵母菌固态厌氧发酵产乙醇的可行性及规律. 结果表明:酵母菌的添加能够促进餐厨垃圾固体厌氧发酵产生乙醇,接种酵母菌后乙醇浓度为11.86~12.09 g/L,是空白对照的8.41~31.50倍,且高于灭菌预处理后接种的6.88~10.02 g/L;基于修正的Gompertz模型分析也证实了上述结果,接种酵母菌后,系统产乙醇潜力(Pm)和单位最大乙醇产率(Rm)也随之上升,但接种量对餐厨垃圾的Pm和Rm影响不大. 对乙醇前体物还原糖的分析表明,接种酵母菌能够在发酵初期就可以发挥作用,促使系统内还原糖在0~4 h内快速降为43.37~46.55 mg/g,从而加速了餐厨垃圾的稳定化进程,但在4~24 h内,由于次生代谢物的抑制作用,系统内还原糖未出现明显的产生和降解. 还原糖前体物淀粉的水解情况分析表明,接种酵母菌可将淀粉的水解率由19.36%提高到27.90%~37.57%,但淀粉含量在274.02~316.51 mg/g之间时已不再发生水解. 研究显示,直接接种酵母菌有助于餐厨垃圾固态厌氧发酵产乙醇含量的提高,体系中还原糖、淀粉含量并未成为餐厨垃圾固态厌氧发酵产乙醇量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45.
本文针对黄土高原脆弱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分析了水土流失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水平低,群众生活贫困的根源,论述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实施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群众脱贫致富,振兴本区经济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6.
47.
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氮循环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乌梁素海的生态现状,建立了氮循环转化概念图,分析了有机碎屑氮、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间的转化关系,描述了芦苇、水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底栖动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氮的循环规律。 相似文献
48.
以河南省滑县和延津县为观察对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过程的理论框架,对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进行讨论,揭示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的内在工作机理。结果表明:(1)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壮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组织等多要素共同支撑下的系统演化过程,而其可持续运营则依赖于关键要素的持续供给和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2)由于口头契约的有限约束、“熟人交易”的选择偏好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相对缺失,小农户等土地流转主体存在主动违约的道德风险,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运营所需的“可持续土地供给”呈现显著不确定性。(3)农村土地抵押权的“受限性”,以及农业经营资产抵押价值的低廉化和农业经营活动的高风险,引致了外部资本的主动参与意愿相对不足,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信贷供给约束。同时异地人才流入、本土人才回流和传统农户转型的外部激励不足,则引致了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和“法人化”运营所需“关键人才”的供给困境。 相似文献
49.
1背景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逐渐增加,出现酸雨的城市在增加,面积在扩大。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城市燃煤烟气污染,因此,削减二氧化硫与烟尘的排放量,治理燃煤烟气污染已迫在眉睫。而原有二... 相似文献
50.
海水水质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水南级数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提出了海水水质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水质级数,对大连湾海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同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和灰色聚类海水水质级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运算简便,勿求权重,仅由隶属函数即可评价出海水水质分级的模糊性,是一种可行的均权平均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