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OH自由基降解八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OCDD)的微观反应机理,计算分析了微观反应进程,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两条途径:(1)α-氯取代:1,4,6,9位置氯取代,该路径反应活化能较高,反应难以进行,并以中间产物积聚,无法使OCDD的毒性消失;(2)β-氯取代:2,3,7,8位置氯取代,该路径的反应能相对较低,且能使OCDD的毒性消失,是有效降解OCDD的主要途径.结合过渡态理论,计算获得动力学参数:反应活化能为8.32 kJ·mol~(-1)(B3LYP/6-311G++(d,g)//B3LYP/6-31G(d)),阿仑尼乌斯表达式为k=1.29×10~(14)exp(-1049.6/T)(cm~3·mole~(-1)·s~(-1)).这与文献实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吻合,说明本文对OH自由基降解OCDD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是合理且可靠的.本文的计算结果可为催化氧化降解二噁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氧化钙燃烧固硫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寻找钙基燃烧固硫加剂,并探讨其机理的试验中,研究了碱金属化合物在不同含量,不同温度下对氧化钙固硫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些碱金属化合物能使固硫率增加约10个百分点左右,采用SEM和热天平分析了固硫率提高的原因,提出碱金属化合物提高固硫率的机理在于:低熔点液相共熔物的形成导致CaO微观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33.
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上开展了纤维素的热裂解失重研究,通过对纤维素热裂解的TG和DTG曲线以及热解产物的红外析出图谱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纤维素热裂解的二次反应过程及机理,并在经典Broido—Shafizdeh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纤维素热裂解模型。  相似文献   
34.
固定床PVC燃烧脱氯的机理和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垃圾组分PVC在焚烧过程中HCl的排放和脱除特性的实验在准等温、电加热的水平石英管反应器中进行.随着床温从700℃升高到900℃,HCl的转化率从82.5%平缓增加到88.3%,而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促使部分HCl转化为C12(1.9%~4.5%)的形式存在.钙基吸收剂CaCO3,Ca(OH)2,Ca(CH3COO)2对HCl的脱除效率高达68%~79%,而镁基吸收剂的脱氯效率却低于3%.小的吸收剂粒径、高的Ca/Cl比会促进脱氯效率的提高;烟气中CO2和H2O对脱氯效率的影响与它们在反应平衡中所起作用有关.高温下燃烧固氯机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不仅诠释了实验结果,而且提供了脱氯吸收剂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应用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对放电电压、初始浓度和催化剂对萘降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萘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结果表明,放电电压的增加有助于萘的降解率的提高.萘初始浓度的增加降低了萘的降解率,但提高了萘的脱除量.对于初始浓度17mg/m3的萘,14kV放电电压下能达到70%的降解率.MnO2和Fe2O3催化涂层均能促进萘的降解,且MnO2的催化活性要高于Fe2O3.在湿电极气下,催化涂层对萘降解的促进作用比干电极气更加显著.萘的降解产物主要是CO2,但是由于氧化反应的不完全性,也有少量的CO以及小分子有机物生成.  相似文献   
36.
危险废物电镀污泥热处置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获取典型危险废物原始电镀污泥的TG、DTG、DTA曲线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Salts泥的热特性.对不同终温下的焚烧减重率进行了试验,发现在焚烧温度低于700℃之前已经能很好的除去电镀污泥中的水分、有机质和挥发份.通过管式炉模拟实际焚烧炉工况,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对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浸出特性和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可以有效地抑制重金属的浸出特性,但对迁移特性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7.
垃圾典型组分混合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垃圾单组分对整体热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的大物量热重分析装置就垃圾典型组分的混和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列出了双组分混合热解实验部分的实验结果及模型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为进一步建立垃圾综合热解神经网络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针对310t·h-1煤焦混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了不同工况下飞灰的粒径分布、孔隙结构及重金属、有机物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煤焦混烧情况下只有不到30%的飞灰粒径大于70μm.随着供氧量的增加、负荷降低、Ca/S比增大.小颗粒飞灰的体积分数增大.不同重金属的转移特性不同,锅炉负荷对重金属分布影响较大.飞灰中3环、4环多环芳烃含量较大,不同因素对各环数多环芳烃分布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9.
添加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二噁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添加剂对垃圾飞灰熔融处理过程中二噁(口英)分解特性的影响,选择碱性氧化物CaO和液体陶瓷(LC)2种添加剂,改变温度、气氛和熔融时间研究2种添加剂对二噁(口英)分解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aO对二噁(口英)分解影响随气氛不同而改变,氧化气氛下,加入CaO使二噁(口英)的分解率略微降低,而在还原气氛下则会使二噁(口英)分解率升高.液体陶瓷添加剂对熔融过程二噁(口英)分解有显著影响.1400℃时,随着LC添加比例由0增加到10%,二噁(口英)分解率则从99.997%升高到100%.同时加入10%的LC可以使二噁(口英)的完全分解温度由无添加剂时的1460℃降低至1100℃.  相似文献   
40.
膜吸收法脱除电厂模拟烟气中的CO2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氨基乙酸钾、一乙醇胺和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为吸收液,研究了聚丙烯膜接触器分离模拟烟气中CO2的技术.分析了气液流速、吸收剂浓度、烟气CO2浓度和吸收液CO2负荷等对传质速率和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mol·L-1MEA在流速0.1m·s-1,烟气流速0.211m·s-1时,CO2传质速率高达7.1mol·(m2·s)-1;1mol·L-1氨基乙酸钾在流速0.05m·s-1,烟气流速0.211m·s-1时,脱除率为93.2%;4mol·L-1氨基乙酸钾在同样条件下脱除率达98%;而且在试验的较广烟气CO2浓度范围内,氨基乙酸钾CO2脱除率保持在90%以上.试验证明膜吸收法既适合目前最为普遍的PF和NGCC烟道气脱除CO2,也是一种应用广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CO2分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