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基于累积退化量的电子部件SSADT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快速评估新型弹药中电子部件的储存可靠性,提出了使用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SSADT)的方法。首先给出了电子部件SSADT方案,接着提出了基于累积退化量的电子部件SSADT可靠性评估的基本假设,然后详细分析了基于累积退化量的电子部件SSADT可靠性评估思路和方法。该方法实现了"零失效"情况下弹药电子部件的储存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12.
将稳定同位素方法应用于闽南地区SO2在潮湿气溶胶表面氧化动力学研究中,在对气中SO2的稳定硫同位素及大气气溶胶中可溶性硫的硫稳定同位素丰度的测定的基础上,用硫稳定同位素动力学方程计算了SO2在潮湿气溶胶表面氧化速度与均相氧经速率比。  相似文献   
13.
采用絮凝—接触氧化法处理酿酒行业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絮凝-接触氧化法处理酿酒行业废水,原废水CODcr浓度为1627-2334mg/L,SS浓度为2095-2301mg/L,BOD5浓度为981-1005mg/L,色度为80-110倍,用絮凝-接触氧化法处理后,CODer浓度为280-295mg/L,SS浓度为178-199mg/L,CODcr浓度为145-150mg/L,色度为20-25倍,CODcr平均去除率为85%。悬浮物平均去除率为91%,BOD5平均去除率为85%,色度平均去除率为77%,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排废标准。  相似文献   
14.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点。根据影响该技术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温距与喷嘴布局、入塔烟温、Ca/S 摩尔比、脱硫灰循环利用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脱硫灰制砖的成分配制也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整体Ca/S 摩尔比为1-5 ~1-7 时,该技术工艺可以达到80 % 以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致酸大气污染物SO2和NOx的空间浓度分布,并探讨上述污染物扩散、迁移和传输规律,进而研究其在酸性降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八五”期间酸性降水的研究中,针对中国华北地区城市和工业集中以及S02和NOx等酸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以石家庄及其以东地区为飞行区域,进行了华北地区冬季空中S02和NOx污染特征的航空测量。通过测定发现在华北地区1.5km左右的空中存在着S02和NOx高浓度污染空域,同时S02存在着高浓度汇集区。   相似文献   
16.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点。根据影响该技术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温距与喷嘴布局、入塔烟温、Ca/S摩尔比、脱硫灰循环利用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脱硫灰制砖的成分配制也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整体Ca/S摩 尔比为1.5~1.7时,该技术工艺可以达到80%以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7.
使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闽南夏季云下洗脱过程进行研究;对闽南夏季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丰度比进行了测试.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降水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存在较大分馏,但同一降水云系中δD/δ18O值是稳定的,可以作为判别降水来源的特征量.对降水中硫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当大气中气溶胶和气体硫同位素均呈负值时,降水中富集34S,反之相反.并使用稳定同位素平衡模型估算事件型降水云下洗脱过程的作用,厦门前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19.5%和80.5%,中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32.3%和57.7%,后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53%和47%,漳州云中,云下洗脱比例接近  相似文献   
18.
厦门海岸气溶胶中氯亏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厦门海岸两个采样点大气气溶胶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发现在1号采样点由于人为排放的影响,使粗、细粒径气溶胶中Cl/Na+比值大于1.16,研究还表明,在人为污染较轻的2号采样点,当粗粒径气溶胶中Na+/Ca2+比值大于1.0,细粒径气溶胶中Na+/Ca2+比值大于2.0时,气溶胶中Cl-/Na+比值小于1.16,存在氯亏损现象,反之,气溶胶中存在氯富集。前者是由于二次反应产生;后者由于人为一次排放源的贡献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