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建立了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MS同时测定马铃薯中多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在1—100μg·L~(-1)浓度范围内,各农药的相关系数均在0.996以上.对10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6针进样,峰面积的RSD%均小于10%.当样品称样量为5 g时,绝大数农药的最低检出限(LOD)在1. 0μg·kg~(-1)以下.在0.05 mg·kg~(-1)的加标浓度下,大部分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在70.0%—130.0%之间,完全满足日常检测对薯类中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英文学术季刊《JournalofMountainScience》(简称JMS ,中文译名《山地科学学报》)于2 0 0 4年4月开始和读者见面了。JMS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山地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为人类提供了70 %的淡水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广袤的空间资源和优美的景观资源。全世界约有5 0 %的人口依赖山地资源而生存。同时,山地又是地球各圈层交互作用最为复杂、地球表生过程最为活跃、全球变化影响最为强烈、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层次最多的地区,具有生物多…  相似文献   
43.
砖混建筑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山地泥石流活动频繁,建筑物防护是山区城镇建设及泥石流堆积扇开发利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了解建筑物在泥石流冲击力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有助于防灾工程设计.利用实际观测数据和泥石流破坏现场调查分析结果,对砖混建筑在受到泥石流冲击力作用下的受力形式及破坏形态进行了理论模拟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墙片的破坏性试验,现场观测墙体在冲击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历程,验证理论模拟结果,提出了加强砖混建筑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措施,为建筑物抵抗泥石流冲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陈晓清  李德基  崔鹏 《灾害学》2002,17(3):42-47
本文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联产厂滑坡形成的原因,动力来源和激发条件,阐述了滑坡的形成过程和活动现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治理方案,治理工程于1999年7月实施完毕。经过治理后两年多的运行,观测资料反映治理效果良好,保证了该厂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5.
泥石流灾害信息共享的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韦方强  崔鹏  胡凯衡  陈杰 《灾害学》2002,17(3):60-64
对泥石流信息进行广泛收集,科学分类和编码,建设泥石流信息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据接口与Internet连接,提供网络信息检索和查询服务是实现泥石流灾害信息共享的最佳方法。本文提出了实现泥石流灾害信息共享的方案。  相似文献   
46.
泥石流灾情综合评估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泥石流灾情综合评估模式是在灾情绝对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首先,建立了泥石流灾情评估的步骤框图;然后依据已有的泥石流灾情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将得了各灾情评估指标公值分布及其量纲换算法,确定了反映直接损失的灾情绝对评估指标和相对评估指标(直接经济损失占灾区国民收入的比例),并对绝对和相对评估结果的等级进行了划分;最后,建立了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结果对比的灾情综合评估模式。经过实例应用验证,评估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灾情。  相似文献   
47.
泥石流预报分类及其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泥石流预报是泥石流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广泛、多样.但在众多的研究中,使用的都是内涵宽泛的泥石流预报概念而未进行细化和分类.为了促进泥石流预报研究的发展,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归纳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泥石流预报分类方法和体系,确定了不同类型泥石流预报的具体内涵,并对不同类型泥石流预报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8.
溪洛渡坝区下游癞子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堵江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野外详细调查、测绘的基础上,研究了癞子沟泥石流的特性,分析了泥石流堵江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癞子沟是一条老泥石流沟,泥石流的性质为过渡—粘性,容重为1.8~2.2 t/m3,规模属大—特大型。通过计算和分析,癞子沟泥石流在区域性降雨条件下,不会堵断金沙江,但是在局地暴雨条件下,可能堵断金沙江。如果在200年一遇泥石流堵断的情况下,堵河的高度达20.11 m;500年一遇时,堵河的高度达30.39 m。堵江后不但会淹没大坝尾水出水口,而且导致沟口右岸的癞子沟碴场失稳,形成灾害链。  相似文献   
49.
汶川地震大型高速远程滑坡力学机理及控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方华  崔鹏 《灾害学》2010,25(Z1)
根据汶川地震典型高速远程滑坡坡体结构特点及坡体对地震动的响应,认为地震波是造成山体变形破坏的原动力,强烈的地震动是触发岩体高位剪出并被抛射的主要原因。滑坡体被抛射后,撞击铲刮坡面形成高速碎屑流作远程运动,其运动距离决定其造成危害的大小,在不考虑地震长持时的情况下,其后续运动距离决定于不同的内部控制因子,统计分析表明:发震断裂只有触发效应以及"上/下盘效应",与灾害规模无关,多半滑坡发生于平均坡度为30°~45°坡体结构,滑坡体运动距离L与其拔河高度H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坡体拔河高度越大,滑坡体滑过的区域面积及堆积体积就越大,滑坡运动距离就越远,运动性就越强,造成的灾害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50.
兴文县新华硫铁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地质环境建设是目前国土资源生态建设的重点,选择四川省兴文县新华硫铁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区域自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主要存在的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水环境问题、大量耕地被破坏和占用、滑坡、崩塌、大气污染等。确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内容后,相应制定了多种治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给出了推荐治理方案。推荐治理方案由采空区工程、地表排泄工程、矿渣拦挡工程、矿渣拦於工程、崩塌危岩处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和植被工程等组成。对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最后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措施,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监督、运行管理等,使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