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7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生与迁移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预测填埋场内填埋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对填埋场的管理和填埋气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填埋场中气体迁移转化过程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单元法和迭代法对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求解,计算了填埋场中气体的压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填埋初期气压随深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后气压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32.
厨余垃圾堆肥蓬松剂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解决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大等问题,分别添加锯末、树叶、秸杆和干马粪为蓬松剂进行厨余堆肥技术研究。采用翻转式堆肥设备,利用出口气体检测仪、温度计及扫描电镜,研究添加蓬松剂堆肥过程中耗氧速率,温度,出口CO2、H2S、O2浓度,堆料结构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蓬松剂堆肥,堆料所能达到的高温及其停留时间、好氧速率、产CO2气体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很好地控制出口H2S气体浓度。特别是以干马粪和锯末作为蓬松剂,可明显改善堆料孔隙率,吸收多余水分,加速氧和有机物的传输速率,改善好氧堆肥微环境。因此,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加入干马粪、锯末等蓬松剂是保证堆肥顺利进行、提高堆肥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3.
采用合成水羟锰矿去除苯酚,分别研究了初始pH、投加量、初始浓度、温度和溶解氧对水羟锰矿去除苯酚的影响,并对去除机理、等温吸附过程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对水羟锰矿去除苯酚的影响最大,去除率随着pH的降低而增加,强酸性条件下水羟锰矿能快速将苯酚氧化为对苯醌,但并不能将对苯醌氧化完全,反应过程满足准一级反应动力学;pH ≥ 4.0时水羟锰矿主要靠吸附作用去除苯酚。中性条件下,增加水羟锰矿的投加量、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加溶解氧浓度能够提高水羟锰矿对苯酚的去除率,水羟锰矿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最大吸附量为63.29 mg·g-1,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可用于地下水中苯酚的去除。  相似文献   
234.
地下水潜在污染源危害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污染源危害性评价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区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危害性评价弱化了点源污染复合强度对地下水的影响.因此,为更准确地进行区域地下水潜在污染源危害性评价,引入污染复合强度要素.选取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地表排污河、垃圾场和加油站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污染源种类、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源释放可能性、缓冲区半径和污染复合强度为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类污染源权重,基于Arc GIS 10. 2软件对沧州市进行地下水综合潜在污染源荷载危害性评价.结果表明:Ⅳ、Ⅴ级风险区面积为5 560. 0 km2,占总面积的41. 6%,主要位于沧州市中部、北部地区,其危害性受工业源影响最大;Ⅰ、Ⅱ级风险区面积为3 303. 4 km2,占总面积的25. 2%,主要位于沧州市东部地区.研究显示,该评价方法强化了点源污染复合强度对地下水危害性的影响,可为区域地下水潜在污染源危害性评价提供参考,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及污染防控区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5.
美国在水质标准制定过程中拥有一套完善的经济分析程序,用于各州及区域对水质标准进行制定与修订。对该程序及其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将对完善我国国家水质标准制定中的经济分析和制定经济可行的水质标准有着积极作用。重点分析了美国水质标准中的经济分析程序以及相关的财务指标,介绍了经济分析在反降级政策中的使用。针对我国目前水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水质标准经济分析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36.
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及有机固体废物的特点和治理现状,结合当前国家有关政策和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基于柔性悬浮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C-MBBR)污水处理工艺和好氧发酵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工艺组合的分布式村镇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途径和建设模式,旨在实现对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秸秆、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协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村镇有机污染物处置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维护,从总体规划、统筹建设和统一管理3个方面,结合国家政策、现代金融创新手段及网络化、智能化应用等提出了将县域项目整体打包、分散和集中处理、优化管理相结合的三级联治模式。  相似文献   
237.
通过分析2013年1月—2015年7月的太湖水体叶绿素a(Chl-a)以及其他指标数据,发现太湖水质存在区域性差异,据此将太湖分为梅梁湾、贡湖湾、竺山湾和主湖区四大区域,引入广义加性模型(GAM模型)对营养盐、环境因子与Chl-a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湾只有TP与Chl-a浓度的相关性较强,且呈显著的非线性相关;贡湖湾TP浓度对Chl-a浓度的影响是线性的,TN浓度为非线性的,且TN浓度的影响可能更大;竺山湾CODMn和TP与Chl-a浓度均呈显著非线性相关,其中以CODMn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原因是竺山湾历年来一直是有机污染排放重灾区;主湖区TN和TP对Chl-a浓度的影响均较大,呈显著非线性相关。太湖各区域富营养化爆发的条件不一致,不同的环境因素导致富营养化的条件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38.
湖泊营养物基准是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综合评估、预防、控制和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手段。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湖泊营养物基准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统计分析法、压力-响应模型法、模型推断法和古湖沼学法等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了我国湖泊营养物基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参照湖泊最能真实反映湖区的原始状态,但参照点不易获得;模型推断法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来构建表征水体特征的函数模型,其复杂性使该方法对营养物基准的制订存在较大难度。压力-响应模型法将成为湖泊营养物基准制订的发展方向,深入开展压力-响应模型机理研究,在水生态基准与富营养化之间关系、营养物基准与浮游生物之间响应关系及营养物基准对特殊敏感种群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营养物基准的制订与湖泊管理需求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39.
通过UASB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及氮同步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UASB模拟系统利用垃圾渗滤液中腐殖质类物质为碳源,对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及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H为7.9~8.4,ORP在-200~-100和-300~-200 mV范围内COD去除率分别为92.05%和95.08%,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2.03%和66.73%。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渗滤液中腐殖质类物质荧光强度呈降低趋势,表明垃圾渗滤液中的反硝化菌可利用部分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COD与总氮去除的最佳ORP范围为-300~-100 mV,实现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与氮的同步脱除。  相似文献   
240.
基于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将三角模糊数和随机模拟方法进行耦合,建立基于三角随机模拟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北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进行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6口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儿童健康风险均超过可接受水平,其中Z1和Z2监测井的风险值均分布于Ⅲ、Ⅳ 2个风险等级;3口监测井的成人健康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其中Z6监测井的风险值分布于Ⅴ、Ⅵ 2个风险等级。与常规确定性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确定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不仅可以判定地下水污染可能隶属的风险等级,而且可以定量得出其相应的概率水平,可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精确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信息,为地下水污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