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结构模态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采用振动台环境试验数据,得到了以振动台台面与被测对象之间连接点为激励点,测点为响应点的被测结构频率响应函数,从而获得了结构的模态参数。以模态试验的结果作为衡量标准,验证了利用振动试验的力控数据进行模态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2.
为了解并改善饮用水质,在1991年第4季度至1993年第1季度,于某市水源水和水厂出厂水中采水样,每季度采集1次,每站位同时取两份,一份测定卤代烃的含量,一份用于处理蚕豆根尖并计数根尖细胞微核率。结果表明水厂出厂水中卤代烃含量比水源水的高,尤其是四氯化碳,各水厂出厂水中卤代烃的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发现水源水、水厂出厂水中四氯化碳含量与致突变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3.
金文珠 《环境科学》1978,(5):32-37,31
我国第一辆大气污染监测车胜利研制成功,在试运行期间性能良好。监测车对大气污染物中的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和总烃的测定采用了小型气相色谱仪。除总烃单独分析外,其它四种组分要求同时分析,仪器必需满足以下的条件:(1)大气中这些污  相似文献   
204.
全要素生态效率的测度评价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生态足迹指标纳入全要素分析框架之中,提出Shephard生态距离函数,并由此构建全要素生态效率指标。同时运用基于Shephard生态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区域的全要素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生态足迹总量在2000—2014年呈现出递增趋势,增长速度在2006年之后有所放缓;中国各省市在生态足迹平均值和年均增长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2)中国及其中部的全要素生态效率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的变化趋势,东部的生态效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西部的生态效率在整个研究期内基本上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全要素生态效率的地区分布大体上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步提升的态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由于区域间的污染排放转移而出现生态效率塌陷现象。(3)全要素生态效率与环境规制呈"U"型关系,加强环境规制在长远上有利于生态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机构和外资规模均对全要素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大力扶持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科学升级,同时立足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承接相关产业,并加强对转移企业的环境监管,禁止污染排放的跨区域转移;出台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提升外资在本地企业中的优势,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甄别和监管,避免污染排放的跨国转移;各级政府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压倒性位置,出台更加严格有效的资源管理政策,并进一步细化各类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排放的约束和监管。  相似文献   
205.
将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所得的生态足迹指标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之中,运用SBM模型测算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的全要素生态效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生态足迹总量和年均增长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2000~2014年平均生态足迹最大的是江苏省,最小的是重庆市;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的是上海市。(2)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上中下游的全要素生态效率在2000~2014年间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的变化趋势。上中下游全要素生态效率差异显著,下游地区的全要素生态效率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3)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全要素生态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上海的生态效率最优,贵州的生态效率最劣,大体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步提升的分布态势,同时,在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态效率地区差距呈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206.
基于风险评估的内涵,从重大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3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重大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研究尚存的不足,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7.
本文通过国控自动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及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分析了乌鲁木齐市2020年1月5—15日重污染过程的垂直分布、空间分布情况和重污染成因,为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报及大气污染物传输的联防联控提供支撑。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重污染观测时段内超过50%的时段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除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的空气质量较好外,其余6个区的空气污染都较为严重。本次污染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区域污染累积和传输过程,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形成与高湿静稳、逆温强、边界层低等不利气象扩散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08.
王婷  吴绍洪  高江波  韦炳干 《灾害学》2022,(4):193-200+210
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构建防灾能力、抗灾能力和救灾能力一体化的台风-洪涝-地质灾害链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定量评估台风-洪涝-地质灾害链减灾能力。结果表明,苍南县各乡镇台风-洪涝-地质灾害减灾能力可应对台风等级为10~12级,空间上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评估结果较为准确地识别各乡镇减灾能力的优势和限制因素,其减灾能力差异主要受房屋抗风能力、房屋参保、工程设施抗洪能力等因素影响。区域台风-洪涝-地质灾害链减灾能力应基于减灾资源、灾害危险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209.
对塔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3项大气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塔城市大气污染物中TSP(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SO2呈略微上升趋势,NOX无显著变化。TSP(PM10)浓度在冬季采暖期和夏季秋季(10月)较高,为防治塔城市空气质量变劣,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10.
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氮低碳小城镇污水,考察负荷、溶解氧和温度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荷、溶解氧和温度对反应器脱氮效能有显著影响。在水温为20~25℃,DO为5 mg/L,负荷为1 kgCOD/(m3.d),挂膜密度为30%,第1、3、6级分段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2∶1的条件下,在反应器中可成功构建出高效同时硝化反硝化系统,出水COD、NH4+-N和TN浓度分别为33 mg/L、2.6 mg/L和29.4 mg/L,去除率分别为90.1%、96.0%和63.9%。当水温≤15℃时,硝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