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61.
三峡库区局地气候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地处鄂西和渝东的崇山峻岭中,局地气候受山谷和水体的共同影响,冬暖夏热,降水丰富。利用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3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6年降水与温度观测资料,对2003年蓄水前后的降水、气温等要素作了时间对比分析,同时分别选取近库区和远库区站点作降水比值和温度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库区降水较常年偏少,但降水趋势与西南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一致。20世纪90年代之后三峡库区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蓄水后受水域扩大影响近库地区的气温发生了一定变化,表现出冬季增温效应,夏季有弱降温效应,但总体以增温为主。由于三峡工程局地气候影响是一个复杂、长期的气候调节过程,所给出的结果只是三峡水库蓄水至今3年时间的观测分析结果,同时蓄水前后温度变化还需要更长时间观测分析统计,对水库水域扩大影响造成的局地气候效应有待更多研究方法及模式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262.
加勒比松幼林基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基肥后1~3a肥效显著,以第2a的肥效最大,树高、地径比不施基肥的分别增加 56%~94%和 29%~60%; 6 a后肥效下降,但施基肥的树高、胸径、材积仍比不施基肥的有所增长。基肥对树高的效应大于对径粗的效应。氮、磷、钾配合施用的效果最佳,但当氮、磷、钾相同配比(N_(30)P_(30)K_(30))时,则有特殊的低效应。在施氮、磷、钾全肥时,前期配施氮对加勒比松生长有利,而磷、钾的肥效较持久。氮、磷、钾无机肥配施滤泥在2a内无增产效果,3a后方显肥效。6a树龄时,氮、磷、钾配施滤泥与单施无机肥相比,胸径、材积分别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263.
稀土对沙田柚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与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稀土可提高沙田柚树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养分平衡,从而可提高沙田柚座果率和产量,而且对柚果还有增糖降酸的效果。因此,适时适量施用稀土对提高沙田柚产量和品质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4.
为了全面揭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上游长沙段的水环境参数变化规律,选取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COD_(Mn)、氨氮、总磷3个参数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湘江特大桥前端至三叉矶大桥后端各断面水体为研究对象,对长沙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营养状况进行蓄水前后对比分析。根据总体数据分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随着湘江上游往下游逐级上升,总磷含量的变化则呈现为上下游高,中游低的趋势。蓄水后水质较蓄水前水质有所改善,部分检测断面对应营养状态等级从"中营养"降为了"贫营养"。  相似文献   
265.
改性生物炭对小白菜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地区蔬菜地土壤磷极易被固定,磷的生物有效性极低。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磷的生物有效性,促进植物磷素吸收和生长。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改性生物炭施用水平:F0(0)、F1(2 250kg·hm~(-2))、F2(4 500 kg·hm~(-2))、F3(6 750 kg·hm~(-2))、F4(11 250 kg·hm~(-2)),研究改性生物炭对小白菜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改性生物炭在蔬菜保质保量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施用改性生物炭处理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3.28%~17.98%,仅F4(11 250kg·hm~(-2))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F=4.28,P=0.028);改性生物炭可以提高小白菜产量,提高幅度为6.92%~32.04%;改性生物炭的施用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F2(4 500 kg·hm~(-2))和F3(6 750 kg·hm~(-2))处理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幅度14.86%和9.92%;改性生物炭的施用可以提高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小白菜的吸磷量,其中F3(6 750 kg·hm~(-2))和F4(11 250 kg·hm~(-2))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且与对照差异显著(F=11.71,P=0.001)。总体而言,改性生物炭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改善蔬菜品质,提高蔬菜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266.
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连续种枪桉树后,有些桉树品种出现的枝梢弯曲生理病与缺乏微量元素有关,施用微肥能防止枝梢弯曲生理病的发生,或对枝梢弯曲生理病有抑制和矫正作用,从而改善桉树中长状况,提高桉树生长量,使桉树能够持续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267.
以采矿-选矿-生产钛白-制造钛产品构成的钛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钛产业链中各生产环节的物质流动,利用环境负荷分析法计算了钛产业链的环境负荷值,其结果按环境负荷大小排序为:选矿>采矿>制造钛产品>生产钛白。钛产业链中废弃物排放对环境负荷的贡献最大,是治理和改进的关键。依据各环节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情况,对如何降低钛产业链的环境负荷提出了建议,为全面优化钛产业链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68.
文章就提取SBR脱氮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总DNA的预处理、细胞破壁、去除蛋白质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将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吸光度和ERIC-PCR检测。结果表明,采取TENP、PBS溶液和玻璃珠震荡对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SDS和物理冻融结合破碎细胞,一次酚/氯仿和饱和NaCl溶液离心去除蛋白质的DNA提取操作,可以得到腐殖酸、蛋白质含量较少的活性污泥DNA样品。研究发现:从活性污泥提取的DNA样品中含有对PCR反应体系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杂质。通过稀释,控制DNA浓度40~13ng/μL,可以减小杂质的影响,实现将活性污泥DNA样品直接用于PCR扩增。ERIC-PCR得到的DNA产物凝胶电泳结果:条带清晰稳定有特异性,为进一步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活性污泥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9.
在长期田间试验基础上,分别利用数值模拟方法(Numerical Simulation,NS)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构建江南平原土地整治区典型林地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并对土壤贮水量进行预测。[JP2]NS模型校正结果表明,该模型虽能较好地预测林地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但是NS模型对训练期和验证期0~60 cm[JP]土层贮水量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1109和829 mm,而ANN预测的RMSE分别为417和408 mm,说明ANN的预测效果好于NS模型。最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ANN预测精度对输入参数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前期土壤贮水量>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270.
Carrousel氧化沟系统出水COD预报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漯河市污水净化中心的氧化沟系统为考察对象,针对该系统进水水质复杂,控制滞后的难点,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氧化沟系统出水COD预报模型。模型性能检验和灵敏度检验表明,建成的模型准确度高,适应性强,可直接用于该系统出水COD预报。这为氧化沟工艺在线控制提供了一条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