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叶灵  张丽娟  刘文菊  刘树庆  刘楠 《生态环境》2010,26(6):1338-1342
选择连续四年产量20000kg·hm-2以上的高产田为研究对象,并以当地常规农田为对照,分析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高产轮作体系中养分平衡及环境风险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田和常规农田的氮、磷、钾素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都有盈余,分别盈余130和202、122和162、315和119kg·hm-2。高产田氮素和磷素的盈余量小于常规农田,钾素盈余量高于常规农田。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各生育期,高产田0~100cm土体硝态氮均存在大量累积,小麦季大于玉米季,高产田大于常规农田,存在较高的淋溶风险。土壤电导率均小于土壤盐渍化的临界值,尚未出现土壤盐渍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32.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积极发展低碳技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且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可避免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节能减排、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3个主要方面入手,分析低碳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同时大力倡导开发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我国农田氮污染现状之严峻,已经引起多方的关注。本文从农田氮素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出发,对农田氮素的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综合施肥、灌溉、耕作和种植制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利用合理施肥、水氮耦合、保护性耕作及施用氮抑制剂等措施解决农田氮素污染。  相似文献   
34.
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湖泊真核浮游植物的精准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境DNA(eDNA)宏条形码(metabarcoding)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的生物多样性高效监测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态环境中生物要素的监测和评估.开展eDNA 宏条形码监测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是将其业务化推广应用的前提.本研究以高原湖泊滇池和抚仙湖的真核浮游藻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基于18 S-V9 ...  相似文献   
35.
黑龙江省旱涝低温指标及其气候分析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黑龙江省1954-2007年夏季平均气温与1956-2007年夏季降水量资料,计算了逐年降水距平百分率、沙道夫干湿指数,Z指数和气温距平值等.按计算结果,对旱、涝、低温等级进行了划分,确定丁等级标准.结果表明,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温度距平值同z指数对旱、涝、低温的划分,结果比较一致.另外,应用了旱、涝、低温指数与季平均气温、降水5年滑动平均值,对黑龙江年代际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21世纪初期开始黑龙江已经进入了一个干暖时期.  相似文献   
36.
2013年5月,《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出台,取消和下放共计117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其中,行政审批项目71项,“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认可”位列其中。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通过清理行政审批等事项,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政府加快转变工作职能。为了贯彻落实这一规定,2013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个规章作出了修改。下一步,安监部门如何在这一改革中正确行使权力、有效履行职责,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7.
38.
从新疆荒漠地区分离到一株产高效絮凝剂的菌株Y24-1,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新种。该菌絮凝产物的发酵动力学表明,其属于I型发酵,即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偶联;在发酵42 h时絮凝活性最高,可达82.7%。絮凝特性研究表明,絮凝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絮凝pH为6.0,Ca2+、Mg2+等二价金属阳离子具有明显的助凝效果。该菌发酵产物能有效的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和色素,特别是对Pb2+和Hg2+的吸附率分别可达到90.5%和78.7%,显示了其在环境工程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基于全国7个省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及政策措施对其污水处理方式选择的影响。调查发现,80%左右的农户都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作为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农户排放的生活污水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净化处理。政府的支持政策尤其是卫生补贴政策和规章制度显著地促进了更多的农户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选择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的方式。有效地实施一些与生活污水处理相关的项目工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促进农民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后再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0.
利用东江流域控制站博罗站1954—2009年日平均流量资料,选取集中度、集中期、不均匀系数和极值比4项指标,研究了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在不同时段长取值下的变化规律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及时间,基本上不会受到时段长取值大小变化的影响。集中度多年均值为0.35,集中期多年均值出现在7月上旬。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和变化幅度,随时段长取值缩短而增大,并与时段长的对数线性负相关。不均匀系数多年均值由基于月平均流量分配的0.62上升到基于1 d平均流量分配的0.89,极值比多年均值由基于月平均流量分配的8.63上升到基于1 d平均流量分配的39.55。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在不同时段长取值下的逐年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由于流域水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1973年之后的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和极值比均明显减小,且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和不均匀性均要小于珠江流域的另外两大水系西江和北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