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农业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双重挑战。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引进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在不同层次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通过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的关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城市垃圾渗滤液及其生物处理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垃圾的填埋处理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目前主要是采用生物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本文着重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加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金属、有权物和氨氮浓度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并列举实例提出了提高生物处理效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自7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已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合成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本质、遗传基础和微观结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絮凝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条件和提取方法等方面.文中还给出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染治理等领域实际应用的若干事例.  相似文献   
14.
丙烯腈,乙腈和硫氰酸钠对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摇蚊幼虫对于水环境的生物学过程或物理过程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十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逐渐重视研究污染物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应,并推荐将其作为常规试验生物的补充进行生物监测。本文采用摇蚊幼虫为试验生物研究了三种污染物(丙烯腈、乙腈和硫氰酸钠)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摇蚊幼虫对污染物毒性的敏感性与常规的试验生物敏感性接近,污染物对摇蚊幼虫的毒性顺序与其他水生生物的毒性顺序相同,可以将摇蚊幼虫作为常规试验生物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中颗粒态物质沉降导致碳源流失、严重制约脱氮除磷效率的问题,对初沉池中流失碳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沉池对污水中SS、T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6.7%±7.73%、43.71%±5.42%,该部分颗粒物质的沉降是碳源流失的主要因素。为探明污水中碳源的回收潜力,对颗粒态物质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污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质量浓度较低,仅占进水COD的13.1%,而慢速生物降解有机物占51.4%。由此可知,加速慢速生物降解有机物向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转化可充分挖掘碳源的回收潜力。因此,构建了一种新型活性初沉池系统,组合搅拌淘洗和污泥发酵工艺,并应用于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结果表明,初沉池出水中SCOD和VFA质量浓度分别提升了25%~35%、55%~65%,显著增强了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造纸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彤  黄慧  赵庆祥 《环境科学》1997,18(2):79-81,86
目前用于造纸废水有机氯化物处理的酶包括:过氧化物酶、酪氨酸酶、酚氧化酶和木质素过氧化酶等,反应机理是,先通过酶反应形成游离基,然后游离基发生化学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沉淀,影响酶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酶的种类和浓度、pH、絮凝剂和吸附剂以及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效应等。  相似文献   
17.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射频及微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受到电磁辐射污染的影响。本文总结归纳了我国电磁辐射职业危害状况,分析了现代企业电磁辐射防护的新特点,并提出企业电磁辐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污水氯、二氧化氯消毒处理中水质及毒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从水质和毒性2方面比较了氯、二氧化氯消毒对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质特性方面,氯消毒对污水色度影响不大,而二氧化氯消毒明显降低了污水的色度;氯、二氧化氯消毒前后污水的DOC基本没有变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明显增加,二氧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略有降低,当二者投加量均为30mg/L时,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增加约0.7cm-1,二氧化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降低约0.05cm-1.在毒性生成方面,氯、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均随消毒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明显高于二氧化氯消毒;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污水的遗传毒性,而二氧化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水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生物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2):102-104
生物标志物技术是常规生物检测方法的必要补充,其在环境管理,风险性评价和生态恢复方面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介绍了相对于常规生物检定方法而言,生物标志物所具备的优点,以及常用生物标志物的类型,生物标志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