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对氯乙烯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氧化还原条件的氢浓度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揭示氢浓度、氧化还原条件、以及氯乙烯降解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反硝化、锰还原、铁还原、硫还原、产甲烷、PCE/TCE脱氯、cis DCE脱氯以及VC脱氯的氢浓度特征值分别为 0 1— 0 4nmol·l- 1,0 1— 2 0nmol·l- 1,0 1— 0 3nmol·l- 1,1 5— 4 5nmol·l- 1,5— 1 3nmol·l- 1,0 6— 0 9nmol·l- 1,1 0— 2 5nmol·l- 1和 >1 0nmol·l- 1.水环境的还原性愈强 ,对应的氢浓度特征值愈大 .此外 ,PCE/TCE脱氯表现出与反硝化及铁、锰还原相近的氢浓度特征 ,而cis DCE和VC脱氯的氢浓度特征分别类似于硫还原和产甲烷 .强还原 (如产甲烷 )条件有利于氯乙烯的脱氯 ,当环境中氢浓度水平大于 2nmol·l- 1时cis DCE/VC脱氯和产甲烷过程可同时发生 .  相似文献   
82.
83.
环境水面苯乙烯挥发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苯乙烯的各类特性,对环境的危害以及苯乙烯的挥发机理。对环境水面上的苯乙烯在不同气象条件(风速,水面温度)下的挥发速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苯乙烯挥发特性的诸因素。得到了苯乙烯挥发的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环境水面上的风速与水面温度对苯乙烯的挥发速率均存在影响,风速对苯乙烯挥发速率的影响要大于水温。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不同工艺生产的煤质活性炭进行了腐殖酸吸附性能动态和静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生产的煤质活性炭腐殖酸吸附值(动态)有较大差异,柱状炭0.16mg/g左右,破碎炭0.40~0.63mg/g.其中压块破碎炭为最高;静态吸附条件下,腐殖酸吸附率差异不大,各类炭均大于70%。  相似文献   
85.
包气带土层中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在包气带土层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营养物水平是重要的限制性因素.笔者通过测定土层中的氮和磷组分的含量,以及生物降解速率的实验研究,测得淄河河滩土层每kg干土中可生物利用的氮为0.814 7 g,可生物利用的磷为36.9 mg,相对微生物的生长来说二者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生物降解要求.研究表明,翻耕供氧,大大强化了生物降解过程.同时,根据柱层析分析结果确定三种石油组分降解速率分别为:芳香烃>脂肪烃>胶质.   相似文献   
8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旭  徐恒  邓宇  袁媛  张辉  胡国全 《化工环保》2005,25(2):152-155
从废水处理厂和土壤中分离产絮凝剂的菌株,其中一株产絮凝剂的细菌W7—1对高岭土的絮凝活性达94%,初步鉴定该菌为Klebiella sp.,W7—1对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要求简单,产絮凝剂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为蔗糖和牛肉膏,pH在5~10的范围内都适应絮凝剂的产生,但pH为8.0时絮凝活性最高。絮凝剂的添加量为10mL/L、絮凝体系pH为7~10时絮凝活性好,提纯后的絮凝剂产量高于其它絮凝剂近10倍,分析表明,絮凝剂成分为多糖,且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加热至100℃、30min后絮凝活性不变。  相似文献   
87.
通过分析"十一五"期间大凌河朝阳段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发现:氨氮浓度呈整体上升趋势,化学需氧量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氨氮从V类水质降低到中劣V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从劣V类水质升高到中IV类水质标准。"十一五"期间大凌河朝阳段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原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氨氮去除率不高。基于此,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大凌河朝阳段可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实施污染治理三大工程作为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8.
为了提高尾矿库风险预警能力,针对尾矿库稳定性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以及风险变化的非线性,提出1种融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长短期记忆(LSTM)的尾矿库风险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尾矿库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然后,使用EEMD方法分解非线性的位移序列;最后,构建LSTM网络模型预测位移变化。以某尾矿库为例,将EEMD-LSTM模型与EEMD-BP模型、LSTM模型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EEMD-LSTM模型对尾矿库风险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对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地面风场风速测量标准装置需求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面风场中风速测量仪器计量测试的需求,提出了风速测量标准装置的组成及性能指标设计要求,详细分析了风速测量标准装置各个重要部件的设计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设计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大规模资源加工、伴有化学和物理变化的过程工业的特性分析 ,指出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主要源自于传统的过程工业生产模式 ,提出过程工业需要发展、建立与环境友好的新的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