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输油管道作为联系油田和炼化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对上下游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岚山输油站是甬沪宁管线上的大型输油站,在实现一期建成投产后,如何在边生产边施工的复杂情况下,既能保证二期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又能实现正常的输油安全,是摆在安全管理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2.
余高  陈芬  张晓东  孙约兵 《环境科学》2023,44(8):4416-4428
为了解锰矿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情况,采集某矿区周边174份农田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8种重金属(Cu、 Zn、 Pb、 Cr、 Ni、 Mn、 As和Hg)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土壤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Cu、 Zn、 Cr、 Ni、 Mn和Hg含量的均值均高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100%样本Zn和38.86%样本Cu均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源解析显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矿业开采排放源,其次为农业活动和交通运输混合源、自然源和农业活动源.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Ni、 Cr、 Pb和As属于清洁水平,Hg和Cu属于轻度污染水平,Zn属于偏中度污染水平,Mn属于偏重污染水平.Cu、 Zn、 Pb、 Cr、 Ni、 Mn和As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Hg存在强潜在生态风险.研究区整体存在强潜在生态风险,8种重金属存在致癌风险和0~5岁儿童非致癌风险,主要贡献因子分别是Cr和Mn.  相似文献   
33.
游客参观使墓葬微气候处于不断波动状态,对文物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选取嘉峪关魏晋六号和七号墓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气候环境监测,分析两座墓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变化规律,阐明游客参观对墓葬文物保存环境的影响。结合病害调查分析结果,揭示游客参观引发微气候波动可能造成的风险。研究表明,六号墓葬日游客量为174人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CO_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4℃、68.0%、3.62 g?m~(-3),标准偏差分别为1.0℃、3.7%、1.57 g?m~(-3)。团队连续性参观引起的微气候波动比散客间断性参观显著,每组游客的参观时间间隔10 min左右,可有效降低墓室内CO2气体的累积。游客参观结束,随着围岩体的水热传导,墓室内空气温度逐渐降低,相对湿度逐渐升高,分别达到13.0℃,71.2%时趋于稳定。七号墓葬没有游客参观,墓室微气候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监测期间,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1.4℃、83.1%和0.90 g?m~(-3)。两座墓葬除了开放状态不同,大小、形制、建造工艺及材质、赋存环境均较为相似。根据病害调查分析结果,六号墓内砖壁画发生颜料层脱落、盐害和微生物侵蚀的面积大于七号墓,据此推断,游客参观增加了墓葬文物发生病害的风险。为了延缓病害的发生、发展,亟需开展墓葬微气候环境控制,设定合理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控制范围,在保障墓葬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游客参观需求。  相似文献   
34.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一次大暴雨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常规探空资料和逐小时的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发生在河北省东部平原(以下简称冀东平原)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中α尺度切变线的南压、东移及"人"字形辐合线是本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降水发生前西南暖湿气流和冀东平原近地层偏东风是"人"字形辐合线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不稳定层结存续条件下,急流方向上上游雷达站中尺度低空急流的脉动对下游台站的短时暴雨预报具有一定时效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5.
针对目前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与矛盾,建立了噪声超标排污费与超标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式。并利用实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按照该方法对各类噪声源的排污收费都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克里门茨针茅这一亚洲中部荒漠草原带的特有群系在锡林浩特市典型草原带有相当面积的分布这一事实。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典型草原区草原荒漠化趋势产生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37.
在细粉状的废马碳催化剂中加入熟石灰作为盛开粘结剂、助燃剂、捕集剂,经氧化焙烧有效富集了贵金属。熟石灰的助燃性是由于在OH^-的催化作用下,C与H2O产生水煤气絷2降低了碳的燃点。  相似文献   
38.
山东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战略和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危险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自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对危险废物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污染防治规划研究。到80年代初期,环境保护的重点已向防治危险废物、有毒化学品、恶性事故造成的污染方面转移,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也由单纯的末端治理转移到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39.
40.
交通密集水域事故频发,为科学界定水域交通安全系统薄弱环节的安全底限,通过基于脆弱性理论的交通密集水域安全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SD)模型的交通密集水域安全脆弱性影响因素阈值测度方法。以交通密集的长江口南槽航道水域为例,首先根据该水域交通事故案例,基于海事预控理论识别该水域交通安全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该水域交通安全脆弱性SD模型,并结合专家咨询确定该水域交通安全脆弱性警级;最后选取关键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这些关键因素的脆弱性阈值。结果表明:阈值仿真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的误差绝对值在10%以内,总体符合专业经验认知,表明提出的阈值测度方法合理,可适用于其他交通密集水域,为海事监管部门的交通安全脆弱性动态监测与实时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保障辖区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