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采用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液相微量萃取(LPME)方法,测定水样中有机磷农药的痕量浓度。该法在一个密封的小瓶子里暴露一滴水溶液表面的有机溶剂,控制LPME方法性能的实验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用最佳的萃取条件,得到了非常低的检测极限(0.01~0.04μg/L)和很好的线性关系(0.998 3相似文献   
22.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元可拓方法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处理现实世界中矛盾问题的一种新方法.文章在基于可拓工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物元模型理论,建立了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确定地下水质量等级.由于物元分析中的关联度引入了负数,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能较完整地反映事物的综合质量水平,因此,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就红外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提高该项目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前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性质及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稠油废水前处理的技术关键在于:①采取合适的隔油沉降工艺参数,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原油和渣泥;②采用适当的絮凝工艺,保证气浮出水水质,最大限度降低前处理出水的矿物油、渣泥和COD.为此提出了低负荷隔油沉降,高负荷组合气浮前处理工艺.通过延长隔油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回收污水中80%的原油;两级气浮组合,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到:矿物油99%,渣泥98%,COD 86%.日处理量800 t污水处理厂采用该工艺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5.
真菌对土壤中苯并[a]芘的共代谢降解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模拟生物泥浆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选择了几种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真菌,研究它们对土壤内苯并[a]芘的降解,并研究了土壤内共存底物:菲、芘、邻苯二甲酸对苯并[a]芘降解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共代谢过程.结果表明,芘可以促进镰刀菌、毛霉对苯并[a]芘的降解,并认为这是共代谢作用的结果;菲也可以促进镰刀菌对苯并[a]芘的降解,但抑制了毛霉和青霉对苯并[a]芘的降解;而邻苯二甲酸对青霉和毛霉降解苯并[a]芘的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本文阐述了板石矿业公司改制以来,产量不断的提升,相应的电力负荷增大了30%,扩建了变电站,增加了一系列新设备。但是变电站还存在很大一部分老设备,性能、运行状况不佳,新旧混杂,给供电分公司的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作者系统调查近几年来矿业公司电气事故、内在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7.
1961~2010年金沙江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沙江流域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流域长时间尺度降水要素和多个典型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研究金沙江流域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金沙江流域年降水量呈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汛期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逐月降水除9月和12月外其他月份均呈微弱增加趋势。小雨等级和中雨等级的降水日数空间变化趋势相似,呈中上游地区微弱增加、下游地区微弱减少趋势,大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日数则以微弱增加为主,仅在源区、德格一带呈不明显减少趋势。年无雨日数和年连续无雨日数呈比较明显的中上游地区减少、下游增加趋势,特别是年无雨日数在昭觉、昭通、会泽等区域增加趋势显著,年连续有雨日数则呈全流域减少,在下游小部分地区显著减少。研究还表明金沙江流域下游地区无雨日数及连续无雨日数特别在2000s偏多,而年连续有雨日数则在2000s明显偏少,表明近年来流域下游地区发生干旱事件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28.
基于嘉陵江流域1962~2010年实测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利用不同时间尺度(3、6、9、12个月)的SPI和SPEI指数分析了近50a来流域干旱趋势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及SPEI指数分析表明,1962~2010年嘉陵江流域整体呈干旱增加趋势,特别是流域西部和北部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增加趋势,而流域东部的干旱增加趋势并不明显,个别站点附近还呈现出微弱的干旱减少趋势。SPI及SPEI指数的变化还表明,嘉陵江流域在大时间尺度上的干旱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大时间尺度的干旱事件主要由降雨量决定,而气温变化对干旱趋势的影响则在小时间尺度上更为显著。此外,对于相同的时间尺度,SPEI指数相较于SPI指数检验出更为明显的干旱增加趋势,表明考虑气温影响的SPEI干旱指数更能够检测干旱事件的变化规律,因此SPEI干旱指数更适用于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29.
对减少建筑伤亡事故的思考张海荣,蔡炳龙,葛家君建筑事故的发生给企业、社会、受害者及其家庭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据全国各地建筑伤亡事故的通报和如东县建筑工程管理局的统计资料表明,建筑伤亡事故仍很严重,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建筑伤亡事故的种类从如东县建筑...  相似文献   
30.
几种芳香化合物对苯并芘在泥浆反应器中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苯并芘在土壤中难于被生物降解,其降解方式通常以共代谢方式进行.本研究考查了几种多环芳烃及2种单环芳香化合物对苯并芘降解的影响.先把几种芳香化合物投入到供试无污染土壤中进行3d的预培养,然后向土壤中加入苯并芘并使土壤在三角瓶内形成泥浆系统,放在摇床上培养.42d的实验表明,用菲对土壤进行预处Ζ理消除了苯并芘的降解滞后期,并提高了苯并芘的降解率.蒽、芘未能改变苯并芘的降解模式,而苯并蒽则相对抑制了苯并芘的降解.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同样消除了苯并芘降解的滞后阶段,且促进了苯并芘的降解,但质量差别未对苯并芘的降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