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在全自养(不投加有机碳源)与保持COD∶N=1.7∶1.0(质量比)条件下,研究了硝化细菌的培养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培养方式下,硝化率均能达到99%以上,但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全自养时,培养末期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个数分别达到了2.5×106、4.5×104 cfu/mL,COD∶N=1.7∶1.0时分别为2.0×106、7.5×104 cfu/mL,处于同一数量级上。扫描电镜(SEM)观察则表明,两种培养方式下微生物均以杆菌和球菌为主,与硝化细菌的特征相符。然而碳源的单一性会使全自养条件下污泥浓度逐渐减小,而保持一定碳氮比时则使污泥浓度逐渐增加,有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52.
环境中抗生素的出现及其引起的危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高压汞灯为光源,选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土霉素(OTC)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初始质量浓度、反应过程中光照、催化剂投加量、溶液起始pH、溶液中DOM和NO-3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研究了其光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氧化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半微量的OTC,OTC的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UV/TiO2联用工艺对TOC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反应90 min,TOC去除率可达74%;OTC的初始浓度从30 mg/L增大到90 mg/L,反应速率从0.0619 min-1降低到0.0130 min-1;随着光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光降解速率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增加溶液的pH值,速率常数逐渐减小;溶液中的DOM和NO-3也可以影响光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53.
黄满红  李咏梅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7,28(7):1502-1506
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去除特性.在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进行了相应的序批式试验,确定了水相和泥相中LAS降解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LAS在厌氧-缺氧-好氧状态下的去除动力学模型(考虑吸附作用),并对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泥龄下,LAS 在AAO系统中去除率达到99%,出水中只含微量的LAS(0~20 μg·L-1).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LAS污泥吸附量分别为490~710、280~390、69~109 μg·g-1.序批式动力学降解试验还表明,厌氧去除速率系数K、缺氧的去除速率系数K与好氧的去除速率常数的比值分别为0.67和0.71,说明在同一污泥系统的厌氧和缺氧条件下,LAS也能被较好的降解.模型得到的各池混合液出水中LAS的浓度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误差<8%).  相似文献   
54.
生活污水中糖类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蒽酮比色、苯酚-硫酸及气相色谱法3种测试方法测试了上海市某生活小区生活污水的糖类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蒽酮比色法测试糖类浓度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优于苯酚-硫酸法,但不能得出污水中糖类的详细组成情况;与蒽酮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法相比,气相色谱法不仅能得出污水中糖类的详细组成,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气相色谱法测得的生活污水中各种单糖,如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核糖、岩藻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25、 6.02、5.52、4.80、4.44、4.41、2.66 mg/L.  相似文献   
55.
首先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并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将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协同电动技术对土壤中的重金属(Cu、Cr)进行了修复.结果表明,纳米纤维膜制备的优化条件为:m(壳聚糖CS)/m(聚乙烯醇PVA)为20:80,乙酸质量浓度为20%,混合溶液质量分数为8%;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平均直径为37.11nm,对金属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h.单一的电动修复来处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效率较低,Cu和Cr的去除效率仅为34.9%和11.7%;采用电动技术协同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能显著提高重金属的去除效率,二者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82%和91%.  相似文献   
56.
通过测定在各种条件下Ag(I)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生长的抑制作用,系统分析了各参数对Ag(I)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厌氧状态下,Ag(I)对E.coli的抑制能力基本相同;在LB培养基、氨基酸基本培养基和标准基本培养基中Ag(I)开始抑制E.coli生长的浓度差异较大,分别为10、0.5、0.1μmol/L; LB组分中的酵母粉的加入完全消除了Ag(I)对E.coli的抑制作用;此外,菌体浓度越高抑制其生长所需的Ag(I)浓度也越高.因此Ag(I)对E.coli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氧化应激无关,而与培养基种类、培养基组分及菌体浓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蛋白质在厌氧-缺氧-好氧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吸附和降解的特性,分别确定了蛋白质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模型,建立了蛋白质在厌氧、缺氧和好氧状态下的降解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蛋白质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污泥卜的吸附过程,牛血清白蛋白水解成氨基酸是其生物降解过程的控速步骤,序批式动力学降解试验还表明,厌氧降解速率系数K厌、缺氧降解速率系数k缺与好氧降解速率常数的比值分别为0.40和0.98,说明在同一活性污泥系统的厌氧和缺氧条件下,蛋白质也能被较好地降解,模型得到的各池混合液出水中蛋白质的浓度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一致(相对误差<10%).无论在厌氧、缺氧还是好氧环境中,酸溶蛋白质没有积累.  相似文献   
58.
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毒性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满红  李咏梅  顾国维 《四川环境》2004,23(2):11-13,16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但目前国内外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毒性研究还很少。本文从目前活性污泥的工艺选择和污水回用的现状出发,对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毒性测试方法以及毒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现存问题给出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59.
陈晔  陈刚  陈亮  黄满红 《环境化学》2011,30(4):838-842
采用一种具有广谱性的高效脱色菌Enterobactor sp.S8对16种不同结构的偶氮染料进行厌氧脱色研究,并将菌株对偶氮染料的吸附脱色和降解脱色两种作用分离开来研究,考察偶氮染料分子中与偶氮键直接相连的芳环上取代基种类对染料降解脱色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菌株Enterobactor sp.S8对活性染料的脱色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