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具有不同抗性且能够组成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一系列转座子质粒pTnMod-OCm-G、pTnMod-OTc-G、pTnMod-OKm3-G和pTnMod-OGm-G,并通过三亲本杂交的方法,成功地将荧光蛋白基因分别插入到多环芳烃降解菌株Sphingomonas sp.12A和Pseudomonas sp.12B的基...  相似文献   
32.
堆肥化生物修复技术处理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好氧堆肥法,分别于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研究了人工模拟有害固体废弃物降解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以石油烃为污染基质的固定体废弃物,堆肥降解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50-60℃,含水率在60%左右,C/N35左右,通风量0.05-0.1Nm^3/(h.m^3),高温停留时间7d,TOC〉20%。  相似文献   
33.
选育蒽降解微生物耦合系统菌株的电融合及融合子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选育蒽降解微生物耦合降解系统菌株的电融合过程及融合子的筛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500kHz的交流频率,脉冲强度300V/cm,脉冲幅宽为5μs,脉冲个数为2,交流电场强度在20~40 V/cm范围内,总融合率较稳定.可以用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双抗平板来对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与土生优势菌的融合子进行筛选,用含卡那霉素的蒽的高渗平板对蒽的高效降解菌和土生优势菌的融合子进行筛选.2种融合子均可以用绿色荧光来确证.  相似文献   
34.
文章研究了在蔗糖(第一碳源)+麦草木质素(第二碳源)的复合碳源组合方式培养条件下,嗜碱木质素降解菌降解木质素的降解率及营养条件调控机制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初始浓度为1g/L,添加0.3%的T-80和0.5mmol/L的ABTS并静置培养对菌株的产酶及降解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5.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论文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了环境科学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以此确定环境科学类人才的知识结构 ,在大学教育中安排相应的课程。  相似文献   
36.
正交实验选择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复合碳源的碱性液体培养条件下(pH≈10.5),用正交实验法对嗜碱木质素降解细菌6号菌株降解木质素的金属离子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金属离子对6号菌株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Lac-case和MnP以及木质素降解率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分析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其中Mn2+和Cu2+是量主要的影响因素.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佳综合水平为MnSO4@H2O0.7g/L、CuSO4@5H2O1mg/L、FeSO4@7H2O5mg/L、ZnSO4@7H2O30mg/L、CaCl2@2H2O50mg/L.  相似文献   
37.
降解系统构建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及诱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根际微生物耦合降解系统的两种构建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对数期前期的生长细胞 ,在溶菌酶终浓度为 1mg/mL ,酶解时间为 0 .5h制备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均高。在此基础上进行Co6 0 辐射诱变 ,筛选到抗性或营养缺陷型标记菌株共 85株  相似文献   
38.
原毛平革菌堆肥处理有害废弃物的可行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原毛平革菌等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本研究以花园土、玉米芯加入蒽配成模拟含蒽废弃物,接入培养好的原毛平革菌后投入2器,保持温度20℃,通气量0.1m^3/h的条件作堆肥处理。经42d处理,蒽含量从5800mg/kg降到1967.36mg/kg,却除率为66.08%,表明原毛平革菌可有效用于有害废弃物的肥处理。  相似文献   
39.
不同堆料比对石油烃废弃物堆肥处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化技术,研究了不同堆料比对石油烃废弃物堆肥处理效率的影响。实验设计难度降解有机物/易降解有机物(堆料比)分别为1:11、1:30和1:60,结果表明:1:30为最适堆料比,在这一条件下,废弃物中的石油烃经28d堆肥处理可达到59.12%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0.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研究中等负荷有较高去除率的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环境状况,湿地中水体有出水溶解氧值均为0,氧化还原电位-200-300mV之间,PH值偏酸,出水PH值稍低于进水,系统中N化合物主要为NH3-N,是NO3-N的4-10倍,NO3N的100-200倍,说明易于进行氨化作用,而硝化作用在较低水上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