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用加碱沉淀法处理制革铬鞣废水时 ,MgO CaO(1∶4 ,w∶w)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其机理包括调节pH与混凝沉淀。铬鞣废水Cr3+ 和色度去除率大于 99% ,SS去除率大于 87% ,但COD去除率只有 4 7% ,主要依靠协同沉降。混合废水处理效果也很好 ,但铬泥沉降较差。有机杂质的存在较大地影响了Cr3+ 的去除 ,一定量的SS有利于铬泥的沉降。  相似文献   
22.
底泥污染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模拟试验方式和新型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研究了沼泽化湖泊底泥和受污染河流底泥在不同扰动状态下 ,底泥耗氧速率、氮和磷污染物释放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 :( 1)底泥耗氧速率是同样条件下上覆水耗氧速率的 48倍 ,而在扰动状态下 ,底泥耗氧速率达到上覆水耗氧速率的 5 96— 93 6倍 ,扰动底泥显著增大其耗氧速率 ,底泥污染越严重 ,其耗氧速率越大 ,对水体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 2 )扰动底泥可以显著增大底泥的氮磷释放速率 ,氮的释放受有机氮的氨化、氨氮的硝化、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以及氨氮被微生物吸收转化为有机氮等的影响 ;磷的释放过程受厌氧过程和底泥颗粒吸附的影响 ,耗氧速率高的底泥具有更大的氮磷释放潜力。 ( 3 )微生物数量在底泥污染物释放动力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新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总量。试验结果对于水环境的管理、受污染水体的修复 ,以及底泥的处理处置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菖蒲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培养实验,研究了菖蒲(Acorus calamus L.)对5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比较了培养后各水体中菖蒲生物量变化.结果发现,TP、TN、NH4 -N、PO43- -P的去除量与水体各自初始浓度正相关.在实验初期TP、TN、NH4 -N、PO43- -P的变化速率快,后期变化速率减慢.极度富营养E组水体中营养盐去除率低于重度富营养D组水体.D组TN去除率达96.38%,TP去除率达98.32%.富营养水体D、E组COD运渐下降,中营养水体C组COD在开始水平上下轻微波动,低营养水体A、B组一周后略有上升,之后维持在7.078 mg·L-1以下.各组富营养化水体叶绿素a一周后都有明显下降,实验结束时叶绿素a下降率最高可达到98.01%,贫营养水体A组叶绿素a维持低水平.结果发现,菖蒲可以较好地净化富营养水体,同时也能保持清洁水体水质.在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甲基叔丁基醚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因能提高辛烷值、减少尾气污染物而被广泛使用.虽然MTBE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积极意义,但因其泄漏并具有稳定性、迁移性和毒性,对水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笔者综述了MTBE的毒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MTBE污染的防治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土壤无机离子在非均匀电场作用下的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非均匀电场对不饱和沙壤土中的NO3-和SO42-的迁移特征,揭示利用非均匀电场向土壤中注入营养物和电子受体的特性.结果表明,非均匀电场能有效地增强土壤中NO3-和SO42-的移动性,在1.0V/cm电压梯度下不饱和沙壤土中NO3-和SO42-的电迁移速率分别高达22.0,16.5cm/d;在非均匀电场中无机离子主要通过场强较大的区域迁移;切换电场极性可以方便地控制土壤中NO3-和SO42-的运移,同时能促使NO3-转化为NO2-.利用非均匀电场的迁移和富集效应,可以有效地向土壤中注入无机离子或者将污染离子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26.
27.
为探索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生物炭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以常见的米糠和麦麸为原料,在600℃限氧裂解制备成生物炭。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和常用的表征方法,探讨其吸附四环素的效果和机理。结果显示2种生物炭均有分层分布的微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羟基、酯、醚和芳香官能团。2种生物炭的吸附最优条件为:生物炭剂量均为4 g/L,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溶液pH在5~9之间,环境温度25℃,吸附时间32 h,此时2种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7%和90.4%。2种生物炭的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它们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控于化学吸附,是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28.
文章对湖北省225个农田土壤样品中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PMF模型法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不同来源进行探究,并利用内梅洛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农田土壤中上述8种重金属的含量均值分别为0.204、0.101、10.6、26.0、56.5、30.9、86.7和32.7 mg/kg;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积累主要受农业生产、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自然起因影响,其贡献率分别为31.2%、21.4%、18.2%和29.2%;总体上研究区域土壤质量处于清洁水平,其中处于中度及以上污染的点位仅占1.8%,而Cd是最主要的污染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9.
在水厂现场,以流动电流为主线对净水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流动电流对混凝和滤床过滤的运行工况有类似的决定作用,加药混合之后胶体颗粒的流动电流值不再随后续工艺而有大的变化,因此投加混凝剂保持混凝单元操作的最佳状况,也有利于过滤单元的运行。  相似文献   
30.
湖泊水华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防治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抑制水华藻类生长的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技术在湖泊水华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