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王治军  王伟  张锡辉 《环境科学》2006,27(6):1107-1110
在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20、10、7.5、5d的条件下,进行了中温、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热水解污泥的试验,在此基础上总结了ASBR处理高浓度悬浮固体废物的工艺特性.ASBR可以有效积累悬浮固体从而保持较高的固体浓度,但ASBR存在一“临界点”,即最大积累悬浮固体的能力,超过此临界点,反应器运行不稳.在稳态运行条件下,ASBR能保持较高固体停留时间(SRT)和微生物平均细胞停留时间(MCRT),在处理热水解污泥时,SRT和MCRT分别是水力停留时间(HRT)的2.53~3.73倍、2.03~3.14倍.因此,与传统的连续流搅拌反应器(CSTR)相比,ASBR的处理效率提高7.13%~34.68%.  相似文献   
82.
以水厂混合污泥为对象,采用流动电流为特征参数分析加药量和pH对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流动电流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污泥沉降性能方面,等电点处的投药量和pH值分别为8.9mg/L和7.25,实际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为9.0mg/L和6.90.在污泥脱水方面,等电点处的投药量和pH值分别为25.0mg/L和9.25,实际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为26.0mg/L和9.0.表明污泥调节的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均处于流动电流值稍正的位置,可以用流动电流值作为单因子来控制污泥处理中的加药量,实现污泥加药的连续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83.
土壤中2,4-二氯酚在非均匀电动力学作用下的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土壤中的2,4-二氯酚(2,4-DCP)在非均匀电动力学作用下的迁移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利用非均匀电动力学技术修复2,4-DCP污染土壤的特性.结果表明,非均匀电动力学过程能有效地促进土壤中2,4-DCP的解吸和迁移,其作用效果与土壤性质、电极反应和运行方式等密切相关.土壤pH较高时,2,4-DCP主要通过电迁移向阳极运动,向阴极的电渗析作用影响较小.电极反应影响土壤pH和2,4-DCP的离解,使2,4-DCP的迁移随时间而变化,其变化程度与土壤酸碱缓冲能力和Zeta电位密切相关.采用适当的运行方式可以控制土壤中2,4-DCP的运移.  相似文献   
84.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有机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就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的机理,光催化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提高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途径及固定相光催化的进展等几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并提出了光催化氧化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预见,光催化氧化将会成为新型有效的水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