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61.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可以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江汉平原是马铃薯发展的新区。费乌瑞它是一个适宜于低山平原的早熟、优质马铃薯品种。探索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规程是获得马铃薯最大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讨马铃薯秋播的最佳密度,设置了4 000穴/667 m2、7 000穴/667 m2、10 000穴/667 m2、13 000穴/667 m2、16 000穴/667 m2、19 000穴/667 m2等6个播种密度,研究密度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播种密度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y=0.000 8x+80514,r1=0990 7*[KG-*2]*),密度每增加300穴/667 m2,生育期延长24 d;密度与株高(r2)呈显著负相关(r2=-0895 1*),与出苗率(r3)、主茎数(r4)、单株块茎数(r5)和商品薯率(r6)呈极显著负相关(r3=-0941 1*[KG-*2]*,r4=-0992 4*[KG-*2]*,r5=-0964 4*[KG-*2]*,r6=-0937 9*[KG-*2]*);密度与单株块茎重(r7)呈二次曲线关系(y=-1E-06x2+0016 8x+13978,r7=-0837 0*),当密度为8 498穴/667 m2时,单株块茎重达到最大值;密度与单产(r8)为二次曲线关系(y= -8E-06x2+0208x+15761,r8=-0726),当密度为12 838穴/667 m2时,单产达到最大值;密度与商品薯产量为二次曲线关系(y=-6E-06x2+0141 9x+19395,r8=-0767*),当密度为1 1087穴/667 m2时,商品薯产量达最大值;10 000穴/667 m2播种密度的马铃薯单产和商品薯产量居首,分别为1 6309 kg/667 m2和1 109 kg/667 m2,综合性状优良;13 000穴/667 m2的效果次之;单产随后的各处理依次为19 000穴/667 m2(1 3046 kg/667 m2)、16 000穴/667 m2(1 2113 kg/667 m2)、7 000穴/667 m2(1 2105 kg/667 m2)、4 000穴/667 m2(8091 kg/667 m2);商品薯随后的各处理依次为13 000穴/667 m2(8473 kg/667 m2)、16 000穴/667 m2(7679 kg/667 m2)、19 000穴/667 m2(634 kg/667 m2)、4 000穴/667 m2(6181 kg/667 m2);4 000穴/667 m2的商品薯率最高,19 000穴/667 m2的商品薯率最底,各处理的商品薯率依次为4 000穴/667 m2(7640%)、7 000穴/667 m2(740%)、10 000穴/667 m2(679%)、13 000穴/667 m2(639%)、16 000穴/667 m2(585%)、19 000穴/667 m2(488%  相似文献   
162.
马冬  丁焰  张艳  唐骕 《绿叶》2019,(Z1)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是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应统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措施的协同效应,以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3.
石化企业HSE教育培训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石化企业中,HSE教育培训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良好的HSE安全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解决某型航空钮子开关中H62黄铜铆钉在湿热试验后出现的断裂问题,保证钮子开关适应自然和诱导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整机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方法 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及光谱分析等方法,从整个开关系统入手,对断裂铆钉的受力状态、材质、显微组织及壳体的析出离子进行了深入分析,探明了铆钉的失效原因及机理,并提出了从零部件到产品级的对策.结果 铆钉的断裂为典型的解理断裂,断口覆盖了大量的腐蚀产物,开关壳体释放的NH4+导致铆钉产生了应力腐蚀断裂.结论 黄铜铆钉的断裂失效是由于开关下壳体在湿热环境的诱导下释放出氨气,氨气浸入到长时间受拉应力的铆钉中产生了应力腐蚀.因此,在铆钉科研试制时即需评估其在钮子开关系统中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5.
166.
为了明晰长江江苏段船舶的污染排放特征,支撑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工作,选取4个典型断面,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AIS)、实地观测调研数据和劳氏船级社(LR)等机构的船舶特征信息,采用船舶交通排放估算模型(STEAM2),建立了2017年长江江苏段4个典型断面的船舶排放清单,分析了各断面船舶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江苏段各断面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均以SO2和NOx为主;排放量高值区为镇江润扬大桥和江阴长江大桥断面;3—4月为船舶排放的高峰期,2月和9月为低谷期;普通货船、集装箱船的污染物排放贡献率最高,超过总污染物排放的90%。  相似文献   
167.
采用酸析法从造纸黑液中分离木质素,同时去除部分COD和色度,从而完成对黑液的初步处理。实验研究了酸析的最佳pH值,并将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甲酸和草酸作为酸析剂,分析其分别对黑液色度、COD的去除效果及对木质素提取的影响。介绍了通过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来测定COD值,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色度值,分别建立COD值和色度对吸光度的工作曲线,使测量更加方便高效快捷,其精确度和准确度都能符合分析方法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酸析效果较好的pH取值范围为2~4,考虑用酸的经济性和处理效果,选择pH=3作为最佳酸析条件;经过对酸析过程规律和原因的分析可得,硫酸、硝酸和磷酸对黑液处理效果较为理想,其中硫酸因其经济性被选为最佳,其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97.9%和66.1%,木质素的析出量为8.65 g/L。  相似文献   
168.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但是由于对"低碳城市"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点,识别出19个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因素,分别从城市主体水平、发展结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分类说明。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绘制出多级递阶结构图,理顺各因素间的结构关系,阐明了影响因素间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结果显示,19个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其中政府和低碳城市标准位于最高层次,碳排放统计次之,它们是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其余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建议现阶段在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根据多级递阶结构图所示,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当务之急,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低碳城市标准》,加快开展城市碳排放统计工作,而政府作为城市主体之一,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政策供给者,应充分发挥其领导力,使低碳城市建设走上系统化、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69.
通过研究土壤消解体系、混合基体改进剂的使用、石墨管类型的选择和标准加入定量过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土壤中重金属铊的微波消解-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结果表明,使用HNO_3-HF-H_2O_2消解体系对土壤进行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过程采用Pd(NO_3)_2/Mg(NO_3)_2混合基体改进剂和平台石墨管,土壤中铊的检出限可达0.05 mg/k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使用该方法测得的结果与ICP-MS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改进后的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广、结果准确等优势,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0.
<正>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自1992年发布以来,经历了2009年首次修订,这次是第二次修订,于2022年3月9日发布,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次修订增加了设计缺陷、传感器缺陷、电弧、短路、标志标识、信息系统缺陷、交通环境不良、排水系统故障、排土场、尾矿库、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缺陷等内容,考虑了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危险有害因素,同时参考GB3000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对理化危险、健康危险进行了重新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