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9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论述了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理论依据,建立了数学模型。环境成本P等于自然资源价值P1与人类劳动产生新价值P2和恢复环境的价值P3之和。总的来看,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但要防止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反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2.
环保运动在形式上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标志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关于“人类环境”问题的联合国大会。早在1971年,在亚太地区内部,已经由亚太经济与社会处理委员会(ESCAP)召开过许多地区性会议。第一次研讨会是讨论环境与发展,第二次研讨会是讨论农村以及郊区污染增长的生态隐患。  相似文献   
83.
21世纪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全新思维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学习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内容是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传统的思维模式,21世纪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新的思维模式.介绍了4种思维方式:从"信息公开"与"人权"的概念出发,树立"规制"的思维模式,全方位变革人们的工作方法;从先进文化的高度,进行"绿色"思维,把经济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从哲学角度,超越原有的规范,建立在竞争基础上不断合作的"整合"思维模式;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进行"协同"思维,深层次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对我国由于经济增长将引起能源、水资源紧缺,以及消费模式的变化的分析,认为到21世纪初达到环境保护目标是不现实的,所以提出了更新观念,重新构筑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面向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6.
曹凤中 《环境科技》2002,15(2):11-12
1 前 言  能源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支撑。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 ,如石油、天然气和电力 ,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环境污染的治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基本能源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地方政府效用目标函数的建立,我们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环境行为取得于项目、取决于能不能从污染治理中获得收益。当地方政府不能从增加污染产品产量中获得收益时,地方政府才有动力去监督和关闭违规项目企业。  相似文献   
88.
委托代理关系失范、行政干预较普遍和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等是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公正性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动环评单位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是必需的,但简单脱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采取系统解决方案,其它隶属于有环境评价初审权的主管部门和行业的环评机构比照执行脱钩。不仅如此,还应理顺评价各方的关系,可参考公共支出代理理论,借鉴荷兰环评市场经验,成立单独的中立机构。同时,明确相关方职责和责任,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89.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耗能产业更应首当其冲。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任务很重,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企业发展的内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钢铁业总能耗依然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4%以上,今后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90.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观。本文论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观产生的背景与内涵。贯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的观念,必须采取2个行动:一是改变环境保护实施综合决策体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决策体制。在最高决策层,要采取经济与环境融合决策体制,在这个背景下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将顺利通过。二是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运行机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运行机制。京津冀等地协同治理雾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明树立经济与环境共生观念,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