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环境伦理是一个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主题。由于人类缺乏对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环境道德的合理吸纳,造成愈演愈烈的生态恶果。人类文明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必须对传统人类文明加以辩证之否定,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通过提供理笥制度安排、高速利益分配格局来规范人类的道德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92.
自古以来,江河两岸都是人类栖息、生存和发展的聚集地。江河两岸的开发利用不仅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大规模的沿江开发在江苏各地蓬勃展开,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源,但在开发过程中如何遵循流域发展的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正确把握人与流域的和谐性,把握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资源利用,避免无序开发、过度开发,亟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对于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推动江苏  相似文献   
93.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明增加环境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相反会刺激经济妄动和拉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表现主要在对市场的牵动,对结构的优化,对就业的吸纳,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4.
完善环境保护强制性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我国实施强制性政策的现实必要性出发,合理界定强制性政策的科学内涵,剖析了其执行不力的症结与难点,探讨进一步完善、强化和实施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从我国环境资源的人均占有、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浪费和后备资源储备匮乏等现状分析,我国比其它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走环境资源集约化的道路;以产值、数量、速度为导向的粗放经营是我国经济增长滞缓、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世纪之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96.
江苏省结构性污染特征及产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对江苏省结构性污染进行剖析,结构性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将愈变愈大,迫切需要把结构性污染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管理的一个重点关注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协调结构比例,提高环境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7.
5月21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召开部分省辖市环保局长座谈会。专题研究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建设生态省的具体思路。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自1993年国务院发出加强环境执法检查通知以来,各级人大、政府都开展了形式不一、各有侧重的执法检查活动。这些检查活动在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环保执法检查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存在着一些新的误区,困扰着环保执法活动。虽然这不是主要方面,但是为了避免影响今后环境执法检查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尽快走出这些思想和行为上的误区。1·误以执法检查代替日常的监督管理。对环境实施…  相似文献   
99.
100.
区域COD、SO2及TSP排放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空间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空间格局的有效手段.针对研究的空间范围不同,常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来衡量区域空间自相关程度.利用江苏省1990~2006年13个省辖市COD、SO2和TSP排放量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环境污染排放区域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COD和TSP排放总量分别从1990年的596?353 t和1?101?404 t显著下降到2006年的291?762 t和704?734 t, SO2排放量基本保持稳定;江苏省COD、SO2和TSP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性随时间推移正在发生着变化,到2006年COD、SO2和TSP排放的Global Moran's I分别达到0.465?7、 0.214?2和0.510?1,呈现较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趋势,空间上的集聚分布格局业已形成,且COD排放先于SO2和TSP排放在空间呈现集聚格局,空间集聚的程度也较大;苏南与苏北的污染排放格局差异较大,苏南COD、SO2和TSP排放的Global Moran's I值至2006年分别增加到0.499?7、 0.320?2和0.298?3,集聚格局明显,而苏北COD、SO2和TSP排放的Global Moran's I值大部分都低于-0.2,没有表现集聚状态.COD排放的集聚区域变为苏州、无锡和常州,SO2排放的集聚区域变为苏州和无锡,TSP排放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苏南五市一直是TSP排放的集聚区域.空间自相关关系的探讨对于认识江苏省区域环境异质性及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江苏省生态省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