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东莞是珠三角O_3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使用RSM/CMAQ(曲面响应模型)法分析了珠三角区域人为排放的NO_x和VOCs对东莞市O_3浓度变化源贡献.2014基准年分析结果表明,扣除模型域外区域传输及天然源排放对O_3本底浓度贡献(41.00%)后,东莞本地VOCs排放对O_3贡献最大(18.50%),珠三角区域NO_x减排率13%时可持续降低东莞市O_3浓度.进一步使用ABa CAS-SE(空气污染控制成本效益与达标评估系统)对2017、2020、2025东莞市3个未来年O_3污染控制情景进行了费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NO_x和VOCs控制比例相对较低的2017年控制情景人体健康效益/区域控制成本比约为1.1;而控制比例相对较高的2025年东莞O_3达标情景效益成本比仅为0.1.这说明,在高减排率情景下,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措施经济可行性较差,需综合采取产业/能源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等措施实现NO_x和VOCs的大比例减排,实现东莞O_3的稳定达标.今后将进一步研究NO_x和VOCs减排对PM_(2.5)环境浓度及健康效益影响,开展多目标污染物协同控制费效评估.  相似文献   
12.
探究了4种低温水平下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ANON型SBBR在不同的低温水平下稳定运行后,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转化途径及其脱氮性能.当温度>15℃时,SBBR中AOB和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未受到明显抑制,CANON作用始终是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SBBR对TN的平均去除率亦较为理想;而当温度<15℃时,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在10,5℃下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改变了SBBR的氮素转化途径,使其脱氮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10℃时,NOB的增殖及其活性的提高使硝化/反硝化作用取代CANON作用成为SBBR脱氮的主要途径,此时系统对TN的去除率骤降至(16.87±4.79)%;在5℃时,反硝化过程中第1步还原反应的停滞与反硝化菌对NO2--N利用率的提高使SBBR中氮素的去除依赖于CANON作用和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协同,系统对TN的去除率为(54.83±3.68)%.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和环境化学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环境化学污染物和健康学术讨论会”于  相似文献   
14.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添加氢氧化钠的方法改变其性质,探究改性粉煤灰对Cr(Ⅵ)模拟废水的的最佳吸附条件。选取了试剂浓度、原材料粒径、原材料投加量、振荡速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进行实验;选取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优吸附条件为投加量3 g,转速200 r/min,粒径为120目,吸附时间30 min,温度40℃。验证后实际去除率为97.03%,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干燥橘皮为基本材料,添加Na OH试剂改变其表面性质,对改性橘皮吸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性能及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温度、时间、转速、粒径、改性剂浓度、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找寻最佳吸附条件,得出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0℃,转速150 r/min,吸附时间30 min,粒径180目。采用以上吸附条件测出的去除率为96.3%,吸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静水式实验方法,研究Pb~(2+)暴露30 d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生理状态和耳后腺分泌蟾蜍甾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b~(2+)浓度(0.68~5.46 mg·L~(-1))升高,蜕皮和自发活动减少,存活率下降。进一步采用液相-质谱检测技术发现,0.68 mg·L~(-1)Pb~(2+)暴露下,10种蟾蜍甾烯水平出现1.5倍以上变化。5.46 mg·L~(-1)Pb~(2+)暴露下,17种蟾蜍甾烯水平发生下调(1.5倍),其中bufarenogin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他物质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Pb~(2+)暴露对蟾蜍耳后腺中蟾蜍甾烯物质具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农药叶枯灵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叶枯灵是我国新研制的一种有机硫杀菌剂.本研究对其中试产品(原药)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蓄积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与致畸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大、小鼠的LD_(50)分别为132和109mg/kg,属中等毒性;在大鼠体内无明显蓄积作用;Ames试验、枯草杆菌重组试验、小鼠微核试验,体外SHE细胞转化试验均为阴性,无遗传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耕地资源却日益减少 ,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吴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 ,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区位条件使土地资源得以高速地开发利用 ,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耕地数量变化上一个较典型的地区 ,在土地整理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以吴江市为例 ,定性和定量地对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进行分析 ,得出影响本地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 :工业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这些驱动因素的影响下 ,必然会造成耕地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如何保护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的有限的耕地资源 ,实现国家新的《土地管理法》中所要求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本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进行保护对策研究时 ,除了采用通常各地已采取的一些措施外 ,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对本地区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本地区如何面对WTO的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臭氧污染动态源贡献分析方法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创新提出了基于RSM/CMAQ臭氧污染动态源贡献分析方法,并以佛山市顺德区2014年10月为例,分析了不同区域的人为可控源NO_x和VOCs减排情景下(10%、70%和100%)对本地O_3浓度变化的量化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顺德区O_3的人为可控比例约43%,且受区域排放影响非常明显,主导上风向广州排放源总贡献(14%)超过顺德本地贡献(7%).VOCs的减排可有效削减顺德区O_3浓度,当减排力度较小时(12%),若仅控制区域NO_x排放将导致顺德区O_3浓度上升,随着减排力度的加大,区域NO_x的削减贡献会反超VOCs.RSM/CMAQ动态源贡献分析方法可为空气质量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纺织品中游离甲醛的水萃取-衍生-气相测定的方法:试样剪碎后置于蒸馏水中,于(40±2)℃下萃取(60±5)min,萃取液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后进行气相分析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线性范围在0.01~1.662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8;相对标准偏差为2.2%~3.47%,平均回收率在95.3%~9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