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9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663篇
安全科学   810篇
废物处理   146篇
环保管理   408篇
综合类   2402篇
基础理论   553篇
污染及防治   285篇
评价与监测   167篇
社会与环境   126篇
灾害及防治   13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51.
外源Cd对不同利用方式红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通过将外源Cd添加到同一母质、全镉含量相近的不同利用方式的红壤中(林地、水稻土和菜园土),研究了外源Cd污染对不同利用方式红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培养过程中,Cd污染对3种红壤脲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强而增强。同剂量Cd污染对3种红壤脲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不同,大小为林地>水稻土>菜园土。实验设定的Cd处理水平下,对林地、水稻土和菜园土脲酶活性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5)的Cd浓度分别为5、30和50 mg/kg土。  相似文献   
952.
垃圾渗滤液是公认的一种成分复杂且难以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笔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通过2007—2010年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工程实践,以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组合,以及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中温UASB和A/O的平均水力停留时间(HRT)缩短1/3的情况下,通过改进A/O段曝气方式,优化系统的pH、DO等运行参数,用MBR替代絮凝工艺,使整个组合工艺对COD的年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4.3%,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99.5%以上,出水氨氮稳定在10 mg/L以内,而改造前的COD与氨氮的年平均去除率仅为82.2%与55.3%。与改造前的UASB+A/O+絮凝工艺组合相比,改造后的UASB+A/O+MBR工艺组合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去除能力、更好的抗缓冲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3.
介绍了发达国家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废旧轮胎的管理和技术,提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废旧轮胎的再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954.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南充市两县三区的城郊农村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环境法律“知”的水平中等、个体差异较大,环境法律“行”的水平偏低,“知”与“行”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这与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和所处地域有关。为此,提出了从“知”和“行”上加强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的环境法律知识教育和环境维权意识教育的建议,这也是提高城郊农村居民环境法律意识的途径所在。  相似文献   
955.
污染场地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中国的污染场地修复与管理尚处于起始阶段,如何实现国家层面对污染场地的有效监管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国家污染场地信息管理数据库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以流程管理(BPM)架构技术和业务流程引擎技术为基础构建支持跨平台和跨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BPM运行平台,设定了污染场地管理的主要机构和相应主要角色,还设计了污染场地资料入库和分类评估的管理流程,以期为中国污染场地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监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56.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例证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划分实践。指出,我国各省多采用经验值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部分省份划分方案久未更新,没有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细化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指导要求,及时修订省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并借鉴国外水源保护区划分经验,通过调整水质标准、重视公众参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划分水源保护区,从源头上预防水源污染,降低饮用水公共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57.
958.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梳理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实际发展现状,总结出了目前区域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土地开发粗放、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升,化工布局与人居环境存在冲突,整体规范化发展不足及个别开发模式下存在管理漏洞等问题,与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提出严格控制工业用地实体开发边界,加强工业用地挖潜提升,调优调绿区域化工石化产业,解决人居环境安全隐患,加强园区专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9.
以揭示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目的,以上饶市城区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88~2013年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特征及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的25 a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上,不论扩展幅度还是扩展速度,2001~2013年间的值均高于1988~2001年间的值,前后两个时段的扩展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空间格局上,上饶市城区以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先后经历了放射性扩展、组团式分散扩展两个阶段,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方向分异性,西南和西为其主要扩展方向,而其东南方向的扩展速度最为缓慢。自然环境中的地貌对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扩展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规划等因素成为城市用地扩张与时空演化的外在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60.
研究了某电子垃圾拆解园周边151个农田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和环境风险。结果表明,125个表层土壤样品中PAHs总质量浓度在149.0~2.0×104μg/kg,均值为1 805.5μg/kg,随着剖面土壤深度增加,PAHs含量总体呈递减趋势。通过来源解析,电子拆解园周围土壤中PAHs污染主要由废弃的电子电器元件的粗放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共同引起。土壤风险评估表明,7种类二噁英毒性PAHs的毒性当量(TEQPAH)在6.000×10-5~0.689pg TEQ/g,平均值为0.015pg TEQ/g;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a)蒽、苯并(b)荧蒽、茚并(1,2,3-cd)芘致癌风险率超出百万分之一的样本比例分别为20.53%、6.62%、1.99%、2.65%、2.65%,其中采样点1、68两个点位表层土壤的苯并(b)荧蒽致癌风险率超过了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