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阐明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布特征与环境效应,联合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地下水中DOM的来源及随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探究了地下水DOM组成对无机盐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下水DOM主要来自微生物源,可鉴别出4种荧光组分,4种组分中,组分1和3为类蛋白组分,组分2和4属于类腐殖质组分.类蛋白组分来源差异较大,组成不稳定,其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冬季含量低而夏秋季含量高;类腐殖质组分来源相似,组成稳定,随季节变化小.两类荧光组分,尤其是类蛋白组分,是地下水氨氮的主要来源,可以影响地下水pH值.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解析地下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如今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压力.而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思想障碍、体制障碍、机制障碍、政策障碍以及法制障碍等问题,急需立法给予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应当着重建立如下法律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押金制度、产品成分标识制度、新鲜材料税或垃圾填埋税等税收制度、资源价格制度、电子废弃物中介组织和服务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南充市城区冬季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的污染特征及来源,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8日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对NMHC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南充市城区冬季环境空气中的NMHC总平均体积分数为(0.37±0.00)×10?6,元旦和春节期间的NMHC含量显著低于周末和工作日;受城区居民生产、生...  相似文献   
74.
用废铅蓄电池制备黄丹和红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铅蓄电池为原料,采用湿法、火法联合冶炼技术制备黄丹和红丹。该技术可靠、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铅尘处理效果好,且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用该法制备的红丹产品,Pb3O4质量分数达到97.44%。  相似文献   
75.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本文围绕生态系统、水资源、水环境、环境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难点与挑战,提出了建立协同攻关平台、科学诊断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统筹推进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及热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2 .2 L +1.7L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对除草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 >60 0℃、压力 >3 2MPa,氧化反应时间为 180 s时 ,其 COD去除率达 98.1% ;氧化反应时间为 3 0 0 s时 ,其 COD去除率达 99.8%。处理后的排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利用氧弹法对该废水热值进行了测试 ,利用热平衡方程式对该试验装置的热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7.
工业源是城市大气环境中VOCs的一项重要来源。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精细管控4个方面介绍了工业源VOCs的防治方法,以期为VOCs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南充城区秋季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2018年11月7日~11月15日,利用在线GC-MS对南充城区的VOCs成分进行了连续在线监测,并运用PMF模型对VOCs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南充城区的VOCs共检出103种,小时平均体积分数约为(32.5±5.7)×10-9,由烷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芳香烃、烯烃、卤代烃等组成,占比分别为38.5%、31.7%、10.2%、9.5%和8.0%;各类污染物中烯烃对总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贡献度最大,占32.6%,OVOCs次之(31.7%),其余依次为芳香烃(26.0%)、烷烃(8.3%)和卤代烃(1.1%);VOCs的日变化总体呈现两高两低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VOCs与NO 2、CO、PM 2.5和PM 10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O 3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运用PMF模型共解析出道路交通源、工业源、油气挥发、燃料燃烧和餐饮油烟5个因子,道路交通源是南充城区秋季大气环境VOCs最大贡献源(29.3%),其次为工业源(26.1%)和油气挥发(23.0%),燃料燃烧(14.4%)和餐饮油烟(7.2%)的贡献最小。相关分析表明:南充城区秋季大气环境中的VOCs受机动车尾气、工业溶剂、油气挥发和生物质燃烧的影响较大,建议后期应重点关注这4类污染源。  相似文献   
79.
通过锅炉结构的改进、SCR工艺装置的优化、快速跟踪负荷变化的还原剂制备及控制调节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系统性的工作,有效满足了集中供热锅炉房烟气脱硝工程的技术要求,成功开发了集中供热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确保了在不同负荷段下,锅炉至SCR装置入口段的温度满足脱硝要求,SCR工艺装置能够在不同负荷下连续稳定运行并很好地跟踪负荷的变化,确保氨逃逸率满足设计要求,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0.
湿热水解处理餐厨垃圾氮素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过程中氮素的变化规律,设计了10、30、60、90和120℃5个温度水平以及30、60、90、120、150和180min6个加热时间水平,进行了30组完全实验,对不同湿热条件下餐厨垃圾粗蛋白、TN、NH4+-N、NO3-N、有机氮及氨基酸等氮的不同存在形式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0、30及60℃条件下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不会改变,利于粗蛋白的积累,且在温度120℃,加热时间90min条件下粗蛋白百分含量最高,占干物质的31.34%;随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TN、NHf-N和有机氮含量均上升;当温度达到120℃,由于水解反应,各温度处理下NHf.N浓度超过有机氮浓度,而NO3-N始终维持较低水平。氨基酸总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水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当温度达90%,加热时间达180min时,处理后餐厨垃圾总氨基酸百分含量最高,达164%,但温度达到120℃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餐厨垃圾总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