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氨氮浓度对次氯酸钠消毒中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氨氮浓度对次氯酸钠消毒中水的影响,讨论了中水氨氮浓度、氯胺浓度、总余氯浓度、消毒接触时间和总大肠菌群指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氨氮随消毒接触时间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中水氨氮浓度越高,其变化幅度越小,反之,则变化幅度较大;氯胺浓度随消毒接触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再降低,而总余氯量则逐渐降低,并有一定的持续消毒作用;此外,总余氯随次氯酸钠投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再逐渐升高的趋势,整个反应过程符合折点加氯消毒理论;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与氨氮的比值(以后简称C1/N)为25/1时,氨氮消耗掉的次氯酸钠量最多,生成的总余氯量最少;当C1/N比大于25/1时,消毒后中水氨氮浓度为零,反之,则随C1/N比升高逐渐降低;而当氨氮浓度相同时,中水消毒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数量。  相似文献   
72.
73.
利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搭建了烟草病程相关蛋白PR-1a的三维结构,在此基础上预测出PR-1a具有2个可能的活性位点,进一步分析PR-1家族特异保守序列,结果显示位点1的可能性更大.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为探针,对分离的重组表达PR-1a蛋白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低于60℃处理,PR-1a蛋白内源荧光只略微降低;70℃处理30min引起PR-1a蛋白内源荧光明显降低,结果显示,PR-1a中色氨酸残基主要处于蛋白质分子内部,这与三维结构模型预测结果相符.图5参15  相似文献   
74.
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处理锰矿区受污染水体,该研究针对某锰矿区受污染水体特点,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CCD)对纳滤技术应用于模拟高含锰受污染水的处理过程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操作压力1.6 MPa,p H值5.0和温度19.6℃,并验证了该响应的可靠性,得到膜通量为73.3 L/(m2·h),除盐率为91.9%,除锰率为94.0%。回收率实验表明,采用该纳滤工艺的产水回收率可达60%。研究表明,单独增大Mn2+、Ca2+或Mg2+离子的初始浓度均会导致其自身与溶液中存在的其他离子截留率的下降;而SO42-离子的初始浓度增大则会提高其自身及溶液中存在的其他离子的截留率;溶液中存在的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如Ni2+)的浓度改变对溶液中存在的高浓度的Mn2+、Ca2+、Mg2+和SO42-的离子截留率几乎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75.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安防系统中探测非法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就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应用,以及一些发展情况和不足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6.
为揭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蠡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构建了由理化指标和生态指标组成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1992—2012年间,蠡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21.65~72.74,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尤其是2003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健康等级由Ⅳ级"较差"上升到Ⅱ级"好"的状态;空间上呈西蠡湖优于东蠡湖的分布趋势,其中退渔还湖区(A区)最好,接近Ⅰ级"很好"水平,而在工程措施实施较少的D区较差,仍处于Ⅲ级"中等"水平。该评价结果与蠡湖各分区的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评价方法可为其他类似湖泊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77.
在高负荷酚类污染物的煤制气废水中,人们往往关注酚类对硝化菌的活性和效率抑制,对反硝化过程的抑制研究不多.为了探明煤制气废水中酚类化合物对反硝化脱氮效率和污泥活性的抑制作用,以缺氧反硝化小试系统为对象,考察了不同酚负荷对反硝化效率(NO~-_3-N和NO~-_2-N去除效率)、对污泥应激活性、降解活性和污泥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总酚浓度从50mg·L~(-1)提高到200 mg·L~(-1)时,NO~-_3-N和NO~-_2-N的去除率分别由83%和80.6%降至55%和25%,且NO~-_2-N的浓度随着NO~-_3-N浓度的降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酚负荷的污泥驯化过程中,反硝化污泥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以及污泥毒性变化趋势基本不变,但随着总酚浓度的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污泥毒性会上升,脱氢酶活性会下降.  相似文献   
78.
79.
人类活动背景下,氮(N)沉降持续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与不同碳组分的差异性响应有关.为探究短期氮沉降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野外氮添加试验,以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4个氮添加梯度:0(CK)、1.5(N1)、3(N2)和6(N3) g·(m2·a)-1,分别在6月和9月进行取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1)外源氮输入降低了土壤pH,促进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增加了土壤氮素有效性.(2)短期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且有机碳各组分对氮添加响应不同.其中,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且在N2处理下达到最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54.4%和48.2%,惰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但增加不显著.氮添加降低了土壤碳库活度,提高了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土壤碳库活度分别在N3和N2处理下达到最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53.3%和52.80%.(3)随机森林模型表明,短期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微生物生物量碳和AP是驱动土壤有机碳活度变化的关键因子,分别解释了易氧化有机碳和惰...  相似文献   
80.
对UV/Cl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水中广谱抗菌剂三氯生(TCS)进行研究,对比单一UV、单一Cl和UV/Cl工艺对TCS的去除效果.考察UV光强、余氯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氨氮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探究TCS在UV/Cl工艺中的降解机理,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与单一UV、单一Cl相比,TCS在UV/Cl工艺中降解效果较好,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速率常数随UV光强、余氯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随NH4+-N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HRMS Q-TOF解析出17种中间产物,提出了降解反应路径.发光细菌毒性分析和ECOSAR预测均表明,TCS在UV/Cl工艺中产生毒性较高的中间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了毒性较低的中间产物,生态环境风险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