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注意其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2.
宋芸  李咏梅 《环境工程》2012,(Z2):440-445
近年来,高毒性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在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处理中频繁检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阐述了N-DBPs的前体物来源,生成势的影响因素,N-DBPs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技术,针对N-DBPs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现阶段的不足和今后需要改进及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张强  李咏梅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3):1219-1227
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化学强化除磷而产生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硫化钠(Na2S)投加量对污泥释磷以及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Fe物质的量比为0.3~1的范围内,投加的Na2S越多,污泥厌氧释放的磷越多,当S/Fe物质的量比为1:1时,污泥S1和S2上清液中磷浓度分别达到了170和150mg/L(污泥释磷率分别为22.2%和27.23%);投加Na2S会导致pH值升高,碱性条件会促进有机物的释放以及产酸微生物的生长,并因此促进VFAs的产生;VSS/TSS越高的污泥,对pH值的缓冲能力越强,释放的NH4+-N也越多;此外,投加Na2S后会导致污泥上清液中Fe(Fe2+与Fe3+之和)和Al3+的浓度上升,而生成的FeSx会使沉淀沉降性能变差.S/Fe物质的量比为0.3和0.5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大于1:1后Shannon指数下降.综合考虑释磷与后续厌氧发酵以及污泥沉降性能,推荐按S/Fe物质的量比为0.3:1~0.5:1投加Na2S,既可以保证上清液磷浓度大于50mg/L,又将上清液中Fe和Al3+等杂质金属离子的浓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10mg/L),利于后续用鸟粪石法回收磷,同时促进产酸(VFAs为对照组的8.3倍),且污泥沉降性能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4.
中水回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注意其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5.
黄浦江底泥对多环芳烃吸附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郁  李咏梅 《环境化学》1997,16(1):15-22
本文主要介绍黄浦江底泥对以蒽为代表性物质的多环芳烃的吸附研究,着重探讨其吸附机理,在实验条件下,黄浦江底泥对蒽的吸附属多分子层吸附,可用de BoerZwikker公式所表示的极化模型较好地描述,这表明原描述非极性气相分子在极性吸附剂上吸附的多分子层极化模型可应用于稀溶液中溶剂化蒽分子在极性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本研究认为吸附等温线上出现阶梯状形式是由于蒽-甲醇分子的溶剂作用及底泥颗粒的表面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66.
芽孢杆菌与假单胞菌的疏水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细菌在烃-水两相体系中的细胞数量研究了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表面疏水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正辛醇-水两相体系适用于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这类细菌的表面疏水性的研究.细菌表面的疏水性随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疏水性与其在水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呈一定的相关性.疏水性大的细菌对疏水性有机物的降解速度较疏水性小的细菌快,在其表面的生长速度也更快.探讨了细菌表面的疏水性在养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意义,为养殖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6种典型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获得了吲哚、吡啶、喹啉、异喹啉、2-甲基喹啉和8-羟基喹啉对小球藻的48 hEC50、对大型蚤的48 h LC50、对斑马鱼的96h LC50及对发光细菌的15min EC50值.6种物质对大型蚤、斑马鱼及发光细菌的毒性与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显著相关.发光细菌毒性结果与大型蚤、斑马鱼的毒性结果显著相关,而与小球藻不相关.  相似文献   
68.
张丹丹  李咏梅 《四川环境》2010,29(1):9-11,31
文章简述了法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概况,介绍了湿式氧化法在法国污泥处置的初步应用,包括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结果及湿式氧化技术的优缺点。指出我国应多途径探索经济高效的污泥处置技术,促进污泥资源化发展。  相似文献   
69.
鸟粪石结晶成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鸟粪石法处理高浓度氮磷废水具有去除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等特点,但该方法的缺陷在于生成的晶体非常细小,不易与水分离.鸟粪石结晶成粒技术克服了鸟粪石沉淀固液分离难、易堵塞管道等问题,同时还能回收鸟粪石副产品,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了鸟粪石晶体的生长机制,详细论述了影响鸟粪石晶体颗粒形成和生长的因素,并介绍了目前鸟...  相似文献   
70.
生活污水中蛋白质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Folin-酚改进法、考马斯亮兰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3种测试方法测试了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对这3种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氨基酸仪分析了生活污水中蛋白质水解后的氨基酸化学组成.试验结果表明,Folin-酚改进法测试蛋白质浓度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优于考马斯亮兰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生活污水中蛋白质的浓度;氨基酸仪法测得该生活污水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最多的为谷氨酸(3.6 mg/L),含量最低的是脯氨酸(0.8 mg/L);所测生活污水中蛋白质COD占总COD的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