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好氧污泥对17β-雌二醇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好氧活性污泥与失活好氧污泥对17β-雌二醇的吸附性能.17β-雌二醇初始质量浓度为500~10 000 ng/L,采用失活好氧污泥进行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pH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失活好氧污泥对17β-雌二醇的吸附在30 min内达到平衡;pH在6~9时对吸附没有影响,pH为9以上时,随着pH升高吸附量减少;温度升高吸附能力降低;其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且呈线性吸附.在10、20、30 ℃时,Freundlich吸附常数KF分别为91.81、80.65、61.49 L/kg,分配系数Kd分别为561.80、 435.60、306.70 L/kg.另外研究了20 ℃时好氧活性污泥的KF与Kd,它们分别为91.72、514.90 L/kg,与同温下失活好氧污泥的KF和Kd差别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72.
厌氧与缺氧污泥对17β-雌二醇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曾庆玲  李咏梅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7,28(9):1981-1986
雌二醇浓度为500~10 000 ng/L,采用活性污泥灭活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在10、20、30℃不同温度下建立了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并计算了分配系数Kd.结果表明,厌氧与缺氧失活污泥对雌二醇的吸附都在30 min以内达到平衡;pH值在6~9范围内对吸附没有影响,pH大于9时随着pH值增加吸附量减少;两者在不同温度下对雌二醇的吸附都符合Freundlich吸附,都呈线性吸附,分配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厌氧失活污泥的分配系数Kd为629.2(10℃)>534.9(20℃)>405.6(30℃),缺氧失活污泥的分配系数Kd为601.2(10℃)>491.3(20℃)>360.1(30℃).另外,研究了厌氧与缺氧活性污泥的吸附等温线与分配系数,厌氧活性污泥的Kd大于缺氧活性污泥.厌氧(缺氧)活性污泥与灭活污泥对雌二醇的吸附未出现明显差别,厌氧污泥的吸附性能强于缺氧污泥.  相似文献   
73.
中水回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74.
在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在A1-A2-O生物膜系统中降解转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焦化废水中6种主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吲哚,喹啉,异喹啉,8-羟基喹啉,与苯酚共同配制成溶液,在A1-A2-O生物膜系统中运行,结果表明上述几种含氮杂环有机物在A1-A2-O 都可得到较完全的去除,它们在厌氧段的降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吲哚>2-甲基喹啉>8-羟基喹啉>异喹啉>喹啉>吡啶。在厌氧条件下,吲哚和喹啉存在拮抗作用,而吡啶对喹啉有协同作用,啉啶的加入有利于改善由喹啉和吲哚之间产生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5.
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在A1-A2-O生物膜系统中的降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在A1 A2 O生物膜系统各段的降解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废水中主要有机组份为苯酚类和含氮杂环类化合物 ,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 5 0 %和 4 0 % .经过厌氧酸化处理后 ,苯酚类中简单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降解 ,随着苯酚甲基取代基数目的增加 ,降解率逐渐降低 ,对三甲酚则没有降解 ;简单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喹啉、异喹啉、吲哚、吡啶在厌氧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大的降解 ,而有取代基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则有所增加 ;喹啉和甲基喹啉的降解可生成羟基喹啉和甲基 2(1H)喹啉酮中间产物 .经过厌氧酸化段处理后 ,废水的BOD5 COD有较大提高 .厌氧出水的大部分有机物可在缺氧段得到降解 .最终出水中有机物基本上为大分子难降解物质 .  相似文献   
76.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近年来发现的水或废水氯消毒的副产物,被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为可疑致癌化合物.介绍了NDMA的形成机制及其与NDMA前体物的来源.综述了NDMA及其前体物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去除现状和去除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NDMA及其前体物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开展国内NDMA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7.
富磷污泥厌氧消化磷释放与回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强化除磷(EBPR)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富磷污泥。富磷污泥中的聚磷菌(PAOs)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吸收外界碳源并释放大量正磷,高浓度的磷会对厌氧消化系统中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产生影响,使得消化过程更加复杂。富磷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会产生磷、氮、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等物质,其中磷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磷矿资源的开采,从而实现磷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因此,研究富磷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磷的变化规律,既为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又为磷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提供参考。对富磷污泥厌氧消化释磷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磷回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黄满红  李咏梅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7,28(7):1502-1506
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去除特性.在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进行了相应的序批式试验,确定了水相和泥相中LAS降解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LAS在厌氧-缺氧-好氧状态下的去除动力学模型(考虑吸附作用),并对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泥龄下,LAS 在AAO系统中去除率达到99%,出水中只含微量的LAS(0~20 μg·L-1).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LAS污泥吸附量分别为490~710、280~390、69~109 μg·g-1.序批式动力学降解试验还表明,厌氧去除速率系数K、缺氧的去除速率系数K与好氧的去除速率常数的比值分别为0.67和0.71,说明在同一污泥系统的厌氧和缺氧条件下,LAS也能被较好的降解.模型得到的各池混合液出水中LAS的浓度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误差<8%).  相似文献   
79.
天然与人工合成雌激素及其去除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环境雌激素的种类及其危害。主要讨论了天然雌激素(雌酮、17β-雌二醇)与人工合成雌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物化性质与结构、危害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去除途径。结合近期国内外对环境雌激素的研究,指出污水处理中天然与人工合成雌激素主要通过吸附、生物降解和高级氧化去除。  相似文献   
80.
缺氧条件下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和吡啶的共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和吡啶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的缺氧反硝化机理研究基础上,通过向配制废水中加入硝酸盐氮,研究吡啶和吲哚在缺氧条件下的共代谢作用.结果表明,吡啶和吲哚缺氧共代谢的最佳碳氮比为8.4~8.9之间.硝酸还原酶适宜作用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8℃,pH值7.0~7.5.吡啶的加入有利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吡啶对吲哚的缺氧降解有协同作用.在最佳碳氮比条件下,当吲哚起始浓度为150mg/L,吲哚和吡啶的浓度比例为1~10之间时,吲哚的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反应过程中亚硝酸盐氮基本没有积累.当吡啶和吲哚的浓度比小于0.25时,随着吡啶浓度比例的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吲哚降解速率的增长较快;当吡啶和吲哚的浓度比大于0.25时,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吲哚降解速率的增长变得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