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在役晶体管湿热试验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为减少晶体管失效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选取长期贮存了10余年未失效的3型在役晶体管进行湿热环境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测、电性能参数测试、离子色谱分析等方法研究晶体管失效的模式和失效机理。结果 晶体管经过2160h湿热试验后,有3.75%的晶体管发生失效,其中晶体管管腿断裂失效比例占2.50%,失效机理为应力腐蚀开裂;晶体管参数超标比例为1.25%,失效机理为器件背部或三防漆所含粘附离子引起的漏电。结论 湿热试验会加速在役晶体管的失效,其失效模式主要为因应力腐蚀开裂导致的管腿断裂以及因表面粘附离子引起的参数超差。建议在晶体管的寿命期内加强质量管理,改善不当的制管工艺,减少器件的内部缺陷及残余应力的存在,控制器件贮存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大气成分,杜绝氯离子等粘附离子及其他活性物质的引入。  相似文献   
52.
案情介绍 申诉人王某于2006年6月20日与被申诉人某国际经济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外派劳务协议书”,双方约定的主要内容为:被申诉人负责为王某寻找期限为两年的外派劳务;被申诉人收取费用5万元;被申诉方仅负责帮助王某找项目,与国外雇主联系,办理出入境手续、航班、签证;被申诉人不承担用人单位责任。  相似文献   
53.
我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餐厨垃圾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防控压力。为促进我国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大中型餐厨沼气工程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导致沼气产率低、沼气回用量大等餐厨沼气亟待解决的低经济效益难题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微波辐射技术在聚乙烯醇降解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察了微波功率、pH值、H2O2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聚乙烯醇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微波功率为800W,辐射时间为1min,pH值为3, H2O2用量为22g H2O2·100g-1 PVA时,5ml聚乙烯醇(7%)的平均聚合度能够在1min内降至67.与常规油浴加热相比,反应速度提高10-20倍.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三种人工湿地植物组合,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三个方面对这三种组合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优湿地植物组合为芦苇和凤眼莲组合.  相似文献   
56.
某型混合集成电路长期贮存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某型混合集成电路在自然环境下的贮存寿命。方法选用某型混合集成电路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4地开展为期172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其性能参数增益。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灰色GM(1,1)模型,对该型混合集成电路的贮存寿命进行预测,结果 D地的寿命最长,为32年;A地的寿命最短,为21年。结论温度较差是增益退化的最优影响因素。就该型混合集成电路而言,B地和C地的环境应力对其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在氯化铵存在条件下,铜的大气腐蚀行为。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滴定法和电化学等方法来确定铜的大气腐蚀过程和腐蚀产物。结果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铜的腐蚀质量损失变大,平均腐蚀速率变小。在氯化铵存在条件下,铜表面生成了Cu_2O、Cu_2(OH)_3Cl和Cu_2(OH)_2CO_3,其中Cu_2O为主要腐蚀产物,其质量占腐蚀产物总质量的97%以上。结论氯化铵的存在会对铜造成很强的腐蚀,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铜的腐蚀变得严重,但是暴露后期腐蚀速率将会减缓。  相似文献   
58.
Cu2+、Cd2+、Zn2+对两种单胞藻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分别用不同浓度 (c =0 .0 1~ 2 .34mmol/L)的Cu2 + 、Cd2 + 、Zn2 + 处理亚心型大扁藻 (Plztymonassp.)和小球藻(Chlorelavulagris) ,观察了重金属离子对其生长、呼吸及其被富集的情况 .结果表明 :① 3种离子的毒性强度的顺序为Cu2 + >Cd2 + >Zn2 + ;亚心型大扁藻的耐受力大于小球藻 ;②Cu2 + 对生长的抑制最强 ,两种藻的c(EC50 ,72h)分别为 0 .2 11mmol/L和 0 .2 89mmol/L ;Cd2 + 对生长的抑制稍弱 ,两种藻的c(EC50 ,72h)分别为 0 .4 38mmol/L和 0 .2 4 1mmol/L ;Zn2 + 对生长的抑制最弱 ,其c(EC50 ,72h)分别为 0 .75 4mmol/L和 0 .30 8mmol/L ;③在c(EC50 )毒害浓度下 ,两种单胞藻均提前进入生长静止期 ,缩短了种群生长周期 ;呼吸作用先增强后降低 ;④在c(EC50 )毒害浓度下 ,两种藻对Cu2 + 、Zn2 + 的富集量为 4 5 82~ 4 12 83.7mgkg-1,对Cd2 + 的富集量 5 0 0~ 2 72 3.6mgkg-1.图 2表 3参 8  相似文献   
59.
FDI对省际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社会对节能环保的呼声越来越强,能源效率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吸引外资的大国,外资的进入无疑会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对能源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2005-2007年各省区的工业能源效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资企业进入对工业能源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计量检验后发现,由于普遍整体的技术水平要高于国内企业,外资进入总体上会提高省区的工业能源效率;而由于企业性质不同,即港澳台企业相对于其他外资企业来说规模偏小、环保意识较差、生产和环境技术较差等,导致港澳台外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要小于其他外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健性。这就提示我们,在大力鼓励外资进入的同时,必须正确引导外资尤其是港澳台外资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另外与相关文献类似,我们发现研发、能源相对价格、产业结构、人均生活水平以及国有企业比重也会对能源效率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本文综述了碳链延长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料及碳资源回收领域的优势,梳理了其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指导,阐释了其生化代谢途径中物质转变、能量传递和信号传输等机理,验证了其延长为丁酸、己酸等产物的热力和动力学可行性,总结归纳了其已优化的关键反应参数和已运行的工程试验案例等方面内容.本文为揭示细胞碳链延长机制和应用碳链延长技术于实际废料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