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生态用地碳汇为从增汇角度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途径,综合分区优化对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测算中国31省(市、区)各类生态用地碳汇总量及单位面积碳汇量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核密度估计,探究2000-2020年生态用地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演进趋势,并基于碳汇与绿色GDP的脱钩关系和协调状态构建综合分区,结合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开展优化治理。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生态用地碳汇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增速为0.077%;在空间上呈显著的集聚效应,湖南、贵州、广西属于高-高集聚区,形成高值辐射中心,山东属于低-低类型,为低值塌陷区。2)生态用地碳汇总量空间差异明显,高碳汇区碳汇能力强于其他地区;核密度估计显示高碳汇区和低碳汇区碳汇呈增加趋势,中碳汇区保持相对稳定,且三者均存在区内集聚特征。3)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用地碳汇与单位生态用地面积碳汇均以高-高集聚类型和低-低集聚类型为主,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尤其南部地区的省(市、区)具有单位面积生态用地碳汇优势和潜力。4)生态用地碳汇与绿色GDP两者以脱钩和多元协调状态为主,大部分省(市、区)单位面积生态用...  相似文献   
262.
生物吸附剂ZL5-2对Cr(Ⅵ)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测定环境样品中氯菊酯农药残留,用活泼酯法将氯菊酯半抗原(Py)与卵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合成抗原Py-OVA作包被原,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方阵滴定确定了抗血清最佳稀释度(1∶2 500),包被抗原的最适工作浓度0.45μg/mL,并建立了标准工作曲线.工作曲线表明在10~80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7%.  相似文献   
263.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河道污水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概要介绍了水生植物与其净化性能在人工湿地技术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例情况。  相似文献   
264.
针对各部门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导致在应急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责任转换,影响应急工作开展,借鉴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中常用的混淆矩阵方法,通过确定标准任务、应急责任矩阵、日常相关责任、责任一致性原则等步骤,建立了应急预案混淆矩阵。笔者以2007年《××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应急预案》为例,对应急预案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部门以及应急预案整体的混淆矩阵,能够直观而定性地反映应急预案的责任一致性;对混淆矩阵责任一致性指数p的计算,可进一步定量化地评价应急预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全面分析和评价应急预案所必需的手段,同时可以为应急预案的责任配置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5.
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发生了氨氮、氟化物和砷两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在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污染源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工作原则和建议,供环境监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66.
京杭大运河宿迁段,曾发生过氨氮、氟化物和砷的两起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在对发生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来源,进行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对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工作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67.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西苕溪溪流健康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李强  杨莲芳  吴璟  王备新 《环境科学》2007,28(9):2141-2147
根据浙江安吉县西苕溪的64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对36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鞘翅目%、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纹石蛾科/毛翅目)%、滤食者%和BI指数构成.用比值法统一参数量纲,采用直接累加、变异系数权重法和熵值权重法分别计算B-IBI值并进行B-IBI健康标准的准确性检验,结果表明,熵值权重法的准确性(92.9%)优于直接累加(85.7%)和变异系数权重法(78.5%).建立了评价西苕溪健康的B-IBI标准:B-IBI>0.69健康,0.52~0.68亚健康,0.35~0.51一般,0.18~0.34差,B-IBI<0.17极差.B-IBI指数与栖境指数(r=0.62,p<0.01)、水温(r=-0.64,p<0.01)和海拔(r=0.64,p<0.01)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68.
基于1999-2010年SPOT VEGETATION旬值NDVI数据,并结合偏相关分析、线性趋势等方法对三江源地区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进行了判断,从而利用主要气候因子进行线性拟合,进而得到残差趋势来反映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99-2010年三江源地区平均植被覆盖由东向西逐渐减小。12年间,植被覆盖呈改善趋势,平均变化率为0.047/10a。山地草原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常绿针叶林,亚高山、高山植被,矮半灌木荒漠改善趋势最不明显。黄河源区变化率最高,其次是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高寒荒漠草原区改善效果最差。②三江源地区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主要受气温影响,其次在黄河源区北部、长江源区中东部分布有降水影响区以及水热共同影响区。常绿针叶林受水热共同影响,高山、亚高山以及高寒植被主要受气温影响,山地草原主要受降水量影响。③1999-2010年,三江源地区平均残差趋势为0.018/10a,表明人类活动对三江源地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呈正影响。人类活动对山地草原的正影响作用最强烈,其次是山地常绿针叶林,其他由大到小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山植被、亚高山植被和高寒匍匐矮半灌木荒漠。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受人类活动的正影响作用较强且相当,其次为长江源区,高寒荒漠草原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69.
防雾霾纱窗作为一种防止微细颗粒进入室内的新型民用产品,正在逐渐被社会重视与应用。以4种典型的防雾霾纱窗为例,研究了在不同风速下的阻力,以及对不同粒径微细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并基于单纤维过滤机理研究了防雾霾纱窗对颗粒物捕集的理论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结果表明,与普通密网纱窗相比,带纤维夹层的纱窗和覆有纳米纤维膜纱窗对微细颗粒过滤效率有明显提升,综合考虑对微细颗粒物的过滤效率、阻力、透气性等因素,覆有纳米纤维膜的纱窗的防雾霾性能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270.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开发重于保护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国有林区改革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改革过程中,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是国有林区面临的重点问题。基于黑龙江林改试点调研和劳动力配置的三层维度,运用面板模型分析国有林区改革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发现林区确权政策、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对劳动力留在涉林第一产业呈显著正向影响,"天保"工程促使劳动力外移从事非林工作,补贴政策减弱了劳动力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在落实全面禁伐的前提下,政府应适度简政放权,直接补助转保险间接补助,建立林区就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注重对结构性就业矛盾开展多渠道非林职业技能培训,创建专家知识库,助力劳动力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