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通过分析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各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特征,研究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其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比例在95.2%以上。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8.5%以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少,占比在1.5%以下。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二氧化碳排放行业是煤电、电解铝、煤化工、硅基新材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行业特点,提出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制定低碳行业标准和培育低碳产业等详细对策。  相似文献   
42.
预测了中国西北典型城市西宁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同时分析了西宁的生活垃圾物料流向,从而估算西宁未来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西宁生活垃圾管理规划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西宁未来生活垃圾清运量和产生量均呈增长状态,2025、2035年西宁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240.33万、334.04万t,2020—2035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71%。在考虑分拣率的条件下,2025、2035年西宁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分别为1.72、2.21kg/(人·d)。目前,西宁生活垃圾分两级分拣回收,一级分拣率为35.11%,二级分拣率为0.18%,填埋率为64.71%。为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建议西宁加强一级分拣能力,特别是加大对纸类和塑料的回收能力;在末端处置上,建议规划考虑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  相似文献   
43.
采用标准指数法、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藏地区4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填埋场各评价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各填埋场临近地表水环境综合水质均呈现上游监测点优于下游监测点;综合水质现状为尚清洁—清洁;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为工布江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下游监测点水质为Ⅱ类,其他填埋场各监测点水质均为Ⅰ类。各填埋场临近地表水水质现状满足其水域功能区要求,受填埋场污染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
湖北大别山区是长江中游和淮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其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可以为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规划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以湖北大别山区为研究区,在获取高精度精细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基础上,基于水量平衡模型评估水源涵养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类型、海拔和坡度等因子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2020年水源涵养深度均值为292 mm,水源涵养总量为43.57×108m3,空间上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2)水源涵养总量贡献较大的是森林和灌丛,贡献率占比超过70%。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较强的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灌丛,分别为620.63和539.51 mm;(3)中低海拔(100~300 m)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占比最大,为42.86%,高海拔(1 000~1 700 m)区域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较高,为711.79 mm,缓坡(5°~15°)地区对水源涵养总量贡献最大,为47.80%;(4)水源涵养极重要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6%,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九资河镇、温泉镇、青石镇等;重要区域占12.08%,主...  相似文献   
45.
通过研究日本、美国、欧盟、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关于杀虫剂类POPs的申报管理机制,分析我国关于化学品、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的申报、登记制度,欲建立我国杀虫剂类POPs动态申报机制.我国杀虫剂类POPs动态申报以各级环保部门为管理主体,以杀虫剂类POPs的生产单位和流通机构、各级环保部门、知情群众为申报主体,以杀虫剂类POPs的...  相似文献   
46.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生态分区、水环境功能分区现状,研究了各种分区指标选取依据及指标体系特点。通过对比三峡库区已有的生态功能分区依据及指标体系特点,提出了已有分区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即尚未充分考虑水生要素。在三峡库区流域自然要素及水生态特征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峡库区流域水生态分区体系.明确了各级分区的主要内容与分区依据,提出了各级分区的特征指标,从而建立了流域水生态分区的指标与方法体系。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流域包括2级水生态区。该研究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多指标叠加分析和专家判断方法,将三峡库区流域划分为6个一级区,对不同分区的水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总结,为基于水生态区的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好氧/厌氧潜流湿地结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期研究表明在人工潜流湿地(SFCWs)中设置好氧段和厌氧段可显著提高SFCWs对COD、NH4+-N的去除率.然而曝气产生的富氧环境不利于NO3--N和NO2--N的去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反硝化程度较低是实验中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结构及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采用多点进水的措施来强化反硝化过程,并设计相应的区段去除该部分污染物.结果表明,水力负荷约为0.06m3.(m2.d)-1时,进一步优化结构和比例的好氧-缓冲-厌氧-缺氧-好氧曝气多点进水湿地对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可达到91.6%、100%和87.7%.在补充进水之后的区段,COD/N迅速升高到10以上,做到了补充碳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湿地去除污染物.改良后的湿地达到了净化工艺优化的目的,为提高人工湿地总氮去除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4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特许经营制度化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发展.通过对行业政策、经济投入、处理能力建设和处理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析了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前补贴和用于购买行业服务及资源化产品的后补贴在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识别出后补贴机制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在我国城市垃圾静脉产业中,除了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还包括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但后两者发展滞后.应利用后补贴制度,针对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柴油、甲烷燃气等产品建立购销体系,对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建设和生产项目给与价格补贴,以激活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9.
在研究美国、日本、欧盟POPs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二(口恶)英类POPs削减控制策略、POPs废弃物安全处置策略、POPs污染场地管理修复策略进行研究。按照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对二(口恶)英类POPs可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的管理策略对其进行削减控制,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探索经济刺激手段、加强行政...  相似文献   
50.
水生植物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芦竹、芦苇、香蒲3种湿地常见水生植物分别在250、300、400、500、600℃下进行热裂解,研究热解所得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所得的15种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生物油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同种植物热解温度不同,所得热解生物油的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