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针对因市电波动造成某信息机房内所有精密空调停运故障现象,通过对市电波动情况、ATS切换机制、开关跳闸原因等进行分析,得出机房精密空调停运是由于市电波动未达到空调主控板失电条件,导致7台精密空调压缩机同时重启产生780A冲击电流,致使市电配电屏ATS切换开关主路因过流跳闸,ATS切换开关未动作,市电配电屏全部输出分路停电,精密空调停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了空调电源设备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具有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的政策目标。由于财力较弱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缺乏改善民生的资金,又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因保护生态环境成本较大需要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因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须通过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以提高所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民生水平。为了验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是否具有向财力较弱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地区倾斜的特性,本文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公式进行了推导,并以陕西省为例对资金的分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公式中的"标准财政收支缺口"项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属性,剩余各项含有生态环境保护属性,公式包含向财力较弱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倾斜的政策目标;②与其政策目标相违背,实践中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并没有向财力较弱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反而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力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呈正相关。究其原因,以"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为核心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公式是导致违背"两个倾斜"的症结所在。要扭转实际分配中的"两个倾斜"偏差,促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改变公式计算要件"标准财政收支缺口",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3.
三氯异氰尿酸与盐酸环丙沙星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试了典型渔药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TCCA)、盐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CPFX)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急性毒性及其Ⅰ相、Ⅱ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CCA和CPFX作用小球藻96h后EC50分别为0.31 mg·L-1和20.61mg·L-1.TCCA在低浓度下对小球藻Ⅰ、Ⅱ相代谢酶GSH、GST、CAT和EROD都存在诱导作用,当TCCA浓度大于0.13 mg·L-1时,对GSH、GST和EROD的诱导减弱.GSH、GST、EROD三种酶对CPFX作用的响应较弱,当CPFX大于70.20mg·L-1时,GST受到显著抑制,而EROD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GSH没有明显变化.CAT对CPFX作用的响应较敏感,表现为典型适应性诱导现象"钟形曲线",适合作为CPFX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4.
选取中华圆田螺为受试动物,探究氟对其肝胰脏抗氧化酶SOD、GSH、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水氟环境条件下(0、40、80、160 mg·L-1)连续暴露10 d、20 d和30 d时,与对照组相比,中华圆田螺肝胰脏SOD活性在暴露前20 d,中低浓度组活性被诱导升高,高浓度组受抑制降低。暴露30 d时,中低浓度组活性降低,高浓度组逐渐升高。MDA活性在暴露前20 d时,中低浓度组活性整体被诱导升高,高浓度组受抑制降低。暴露30 d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均低于对照组。GSH活性以诱导为主均高于对照组,POD活性在10 d时均低于对照组,而在20 d时被诱导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30 d时中高浓度以抑制为主。上述研究结果为水质污染控制及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5.
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对小球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FLX对小球藻的96hEC50为30.78mg·L-1,属于低毒.NFLX暴露对小球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具有显著影响,当NFLX浓度高于30mg·L-1时,小球藻GST活性受到显著诱导,并随NFLX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而小球藻CAT活性随NFLX暴露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先诱导后抑制现象.NFLX对谷胱甘肽(GSH)和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的影响较弱.在低浓度NFLX暴露下,GST和CAT可作为NFLX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6.
杨蕾  徐莹  余诗航  李潇斐  李剑 《环境科学》2024,45(6):3142-3152
地下水污染物对用水安全和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开展地下水中高危害污染物筛选,改进了传统的危害评价方法,构建了涵盖毒理学优先指数法(Tox Pi),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性质评估法和二模网络分析法的污染物危害评估-筛选-表征综合体系,针对北京市地下水中非靶检测到的234种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开展危害评估和毒害污染物筛选.利用Tox Pi方法筛选出危害潜力排名前20的污染物,在此基础上耦合其ADME性质进一步识别出17种高优先级HOCs,并通过二模网络分析,系统表征了这17种高优先级HOCs作用的基因分子靶点,通过关联性和加权平均度分析最终得到10种高危害的HOCs,并揭示其毒作用类型多集中于内分泌干扰效应、致癌效应以及遗传毒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区域地下水污染物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了解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的水质污染状况,根据2015年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APCS-MLR(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主成分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ArcGIS软件对不同断面水质状况进行可视化表征,展现水环境质量的空间特征,更加直观地表达水质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CODCr、TN和NH3-N,丰水期第1主成分对其贡献率分别为69.97%、69.18%、74.23%,平水期为22.91%、22.21%、37.57%,枯水期为83.77%、83.60%、83.09%;6个断面中,朱顺屯断面的水质优于其他断面的水质,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研究水体水质总体上表现为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和该江段沿岸石化、汽车和造纸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阿什河口内和呼兰河口内断面,干流水体水质优于支流水体.   相似文献   
28.
不同暴露方式下酞酸酯在黄斑篮子鱼体中的富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在3种暴露方式条件下,4种酞酸酯化合物(DEHP、DBP、DEP和DMP)在体内积累与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在水体暴露处理组中,鱼体内积累的含量分别为:DMP0.036mg/kg,DEP0.122mg/kg,DBP0.276mg/kg,DEHP0.921mg/kg,其中DMP和DEP在内脏中含量最低,而在鱼残体组织和肌肉中含量较高;DBP和DEHP在鱼残体组织中含量最高,内脏中含量次之,而在肌肉中含量最低.在食物暴露处理组中,分别为:DMP0.024mg/kg,DEP0.124mg/kg,DBP0.573mg/kg,DEHP1.034mg/kg,其中DMP和DEP在肌肉组织中含量最高,而DBP和DEHP在内脏中含量最高,在肌肉中含量最低.在水体与食物混合暴露处理组中,分别为DMP0.058mg/kg,DEP0.178mg/kg,DBP0.702mg/kg,DEHP1.87mg/kg,其含量均高于水体暴露组和食物暴露组.食物暴露处理组中侧链较长的DEHP和DBP在鱼体内的含量较高,而侧链最短的DMP富集量较低.食物暴露处理组中DMP在鱼体内含量最低;水体和食物混合暴露处理组中DEHP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9.
玉溪市地质灾害频发,电网覆盖广泛,电网遭受地质灾害的灾变损失较大。结合地质灾害对电网的致灾特点以及灾变损失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电网遭受地质灾害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玉溪市各区、县电网遭受地质灾害的脆弱性进行了主客观综合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进行等级区划。结果表明,玉溪市55.5%区县电网脆弱性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30.
硒是动物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水体沉积物中无机硒主要以Se(Ⅳ)和Se(Ⅵ)形态存在,而目前有关无机硒对底栖动物的生物效应研究较为匮乏.本实验以典型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抗氧化、神经和消化系统中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暴露浓度(2~40μg·g-1)、暴露时间(2周和2个月)和硒价态(Se(Ⅳ)和Se(Ⅵ))对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过氧化水平(以TBARS含量表示)在暴露2周和2个月后,均未受到硒价态的影响,但是暴露2周后,在5μg·g-1组有一升高峰值,而暴露2个月后,在5μg·g-1组有一降低峰值.抗氧化酶活性在暴露2周后,受到硒价态显著影响,Se(Ⅳ)导致3种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升高并在20μg·g-1达到平衡,而Se(Ⅵ)在5μg·g-1即造成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并随浓度的升高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暴露2个月后,抗氧化酶未受到硒价态影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5μg·g-1浓度附近有一降低峰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5μg·g-1浓度附近有一升高峰值,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没有变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受到硒价态影响较小,暴露2周后只有5μg·g-1 Se(Ⅳ)导致AChE酶活性升高,而暴露2个月后,随着浓度升高Se(Ⅳ)和Se(Ⅵ)均导致AChE酶活性降低.α-葡糖苷酶(α-Glu)活性仅在5μg·g-1暴露组升高,且受到暴露时间和价态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硒的暴露浓度、时间和硒价态显著影响硒的生物效应,这为阐明沉积物中无机硒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效应及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