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人为源排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O3生成贡献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改进的二维欧拉空气质量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类型人为源排放对该区域臭氧生成的贡献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区域臭氧生成受VOCs排放控制,流动源排放VOC最多,对臭氧生成的贡献也最大,分别占臭氧最大小时浓度和平均小时浓度的44%和67%;其次是溶剂和油漆挥发的贡献.点源和面源排放VOC较少,但排放NOx量大,二者对臭氧生成影响是负的.控制所有类型人为源排放,珠江三角洲区域臭氧日均浓度和最大浓度将分别减少78%和90%.模拟结果还显示,受气象场和光化学反应共同影响,珠江三角洲南部区域是臭氧浓度高值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