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同时产甲烷化反硝化系统中丙酸转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丙酸积累造成的酸败问题一直是制约厌氧反应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功能的厌氧反应系统,来研究该系统对丙酸转化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时产甲烷化反硝化功能的厌氧反应器中加入10 mmol/L丙酸,该系统能够继续保持稳定运行,COD去除率可达95.5%左右,丙酸去除率达96%以上;而加入丙酸的对照组中,出水COD去除率下降到10%以下,对于丙酸几乎没有任何降解。同时,在实际的UASB厌氧"酸败"反应器中,以ρ(COD)/ρ(NO3-N)=12.5∶1投加硝酸盐能较快降低水中VFA的浓度,使反应器得到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京津冀区域PM_(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于2015年7月和10月及2016年1月和4月在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沧州5个城市同步采集PM_(2.5)样品,采用热/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使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OC).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OC、EC和SOC的年均浓度分别为12.9~28.5、4.1~7.9和3.3~10.4μg·m~(-3),OC/EC和SOC/OC的比值分别为2.4~3.0和0.26~0.32.OC和EC的浓度呈现保定石家庄沧州天津北京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特点.OC/EC的比值及OC和EC的相关性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这可能与京津冀区域冬季采暖燃煤有关,冬季不利的气象条件也加剧了碳质气溶胶污染.冬季较高的SOC浓度主要与低温、气态前体物的增加以及频繁出现的逆温、小风和混合层高度降低等不利气象条件有关.京津冀区域碳质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具有空间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Ni(x)Fe(y)/γ-AL2O3催化剂,通过XRD、H2-TPR、BET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用微型催化反应装置考察催化剂在以CO作为还原气时,同时脱硫脱硝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i O和Fe2O3做为活性组分可以很好地分散在γ-Al2O3载体上,并且不破坏其结构;Ni(8)Fe(2)/γ-Al2O3催化剂有最佳的脱硫脱硝活性,脱硫率达到96.55%,脱硝率达到97.92%。  相似文献   
104.
主席先生, 尊敬的各国代表和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衷心感谢各国代表、观察员和来宾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从世界各地来到北京参加这次重要的会议!借此机会,我也向为筹备这次会议作出贡献的各国政府官员和专家表示感谢。全球环境和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焦点。在今天的世界上,既面临着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也存在着繁荣和发展的机遇和活力。何如迎接挑战,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有一个永续利用和安居乐业的星球,是人类必须作出的回答和抉择。  相似文献   
105.
同志们: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今天就要闭幕了。在全党一心一意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是完全必要的。这次会议是由国务院批准召开的。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很关心,会前,国务院专门听取了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汇报。今天,很多领导同志都到了会。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该厂循环水实际运行情况,简述了影响循环水浓缩倍数提高的一些因素及对策,实现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07.
首先,针对"建筑物"提出了"绿色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定义、提出原因进行解释;同时构造了三个模型--"绿色一体化模型"、"绿色一体化保障体系"及"绿色一体化程度评价模型".其中"绿色一体化模型"强调建筑物的绿色一体化离不开环境的支持;而"绿色一体化保障体系"以三维坐标形式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行业现有的绿色一体化保障体系;"绿色一体化程度评价模型"采用AHP方法提供了一个评价并比较不同建筑方案的"绿色一体化程度"高低的方法.最后指出绿色一体化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我国化工园区的不断发展,对其安全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大量动态的安全管理数据,采用传统的人工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需要。加快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系统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强化工园区应急保障能力,打造企业安全风控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本文论述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立的意义,探讨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应有的功能及特点,希望能为将来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9.
HYDRUS-1D模型对河套灌区不同灌施情景下氮素迁移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取河套灌区五原建丰的典型土壤,应用HYDBUS-1D 模型对不同灌溉强度、不同表施浓度以及将表施改为灌施3类情景下土壤氮元素的迁移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灌溉和施肥对河套灌区典型区域土壤氮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强度小于0.10 cm·h-1时,铵态氮与硝态氨累积流出通量变化极为缓慢;强度大于 0.14 cm·h-1时,累积流出通量急剧攀升,表明氮元素大量向土层深层流失.铵态氮表施浓度的变化对氮素的迁移几乎没有影响.保持相同的施肥量,灌施情景对铵态氮迁移几乎无影响,但表施换为灌施后硝态氮下渗浓度增加47%,更易于向深层渗漏.  相似文献   
110.
2020年天津市两次重污染天气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解2020年天津市两次重污染天气污染特征,基于2020年1~2月高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天津市2020年1月16~18日(重污染过程Ⅰ)和2020年2月9~10日(重污染过程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重污染过程均呈现前期区域输送和后期本地不利气象条件叠加双重影响的特点,重污染过程期间平均风速均较低,平均相对湿度接近70%,部分时段接近饱和,边界层高度低于300 m,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均较差.与重污染过程Ⅰ相比,重污染过程Ⅱ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程度均降低,尤其是NO2浓度下降明显,重污染过程Ⅱ北部地区PM2.5和CO浓度较高.两次重污染过程PM2.5中化学组分浓度和占比发生明显变化,重污染过程Ⅰ二次无机离子(SO42-、NO3-和NH4+)、EC和Ca2+平均浓度较高,OC和Cl-平均浓度略低于重污染过程Ⅱ,K+平均浓度低于重污染过程Ⅱ.与重污染过程Ⅰ相比,受燃烧源增加和移动源大幅降低影响,重污染过程Ⅱ中SO42-、OC和K+在PM2.5中占比明显上升,NO3-和EC在PM2.5中占比明显下降;工业持续生产使重污染Ⅱ中NH4+和Cl-在PM2.5中占比相对较高;工地的停工使两次重污染过程中Ca2+占比均较低.PMF解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Ⅰ中PM2.5来源为二次离子、燃煤和工业、机动车、扬尘、烟花爆竹及生物质燃烧,贡献率分别为53.8%、20.2%、18.6%、6.3%和1.1%;重污染过程Ⅱ中各源对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48.3%、28.2%、8.7%、2.6%和12.2%.与重污染过程Ⅰ相比,重污染过程Ⅱ燃煤和工业、烟花爆竹及生物质燃烧对PM2.5贡献率明显上升,二次离子、机动车和扬尘贡献率明显下降,尤其是机动车和扬尘,贡献率分别下降53.2%和5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