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46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湖水冰封期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长春市南湖冰封期间,冰和水中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冰层融化的季节(2月末~4月初),存在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首先被释放的现象;在最寒冷时期,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在冰的上层浓度较大;在冰封期(11月末~2月中旬),冰-水界面和水-底泥界面水中营养盐等的浓度变化较为缓慢,在1月份,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的浓度达到最低值.但是,在冰层融化的过程中,冰-水界面和水-底泥界面水中营养盐等的浓度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502.
介绍了旋涡氮吹浓缩法用于浓缩七种有机氯农药和PCB1260,对浓缩的条件对目标物质回收率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3.
利用2020年3月28日—5月3日南京某典型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线监测数据,分析了园区内VOCs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春季园区φ(VOCs)范围为22.3×10-9 ~892.6×10-9,82.1%频率的φ(VOCs)<100×10-9;VOCs组分占比表现为:烷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烯烃>卤代烃>芳香烃>炔烃>有机硫。高体积分数VOCs中烷烃和烯烃占比高于低体积分数VOCs,受园区内部储罐存储、运输、转运等过程产生的油气挥发及石油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的生产影响显著。不同时刻φ(VOCs)表现为夜间最高、早晨其次、下午最低的变化特征,这与园区内部VOCs排放累积、大气边界层抬升和大气光化学反应等因素有关。OFP值范围为166.2~6 920.9 ,μg/m3,56.0%频率的OFP<500。  相似文献   
504.
稀土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高科技产业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由于稀土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稀土矿大量开采,加剧了稀土矿区周边环境污染,危害居民健康。因此,探究土壤中稀土元素的释放和迁移机理及影响机制对稀土的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及潜在风险评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综述了稀土元素在土壤中释放与迁移机制、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结论为,(1)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与迁移机制主要包括4种类型:铁锰(氢)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土壤有机质的促进、离子交换作用以及土壤胶体协同。(2)稀土有机络合物、硫酸盐络合物、碳酸盐络合物是稀土元素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形态,稀土氟、氯、磷酸盐络合物不太可能作为稀土元素在土壤中迁移的载体。(3)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与迁移主要受pH值、氧化还原条件、配体浓度等环境因子影响,pH值与配体浓度与稀土元素的迁移形态高度相关。未来应通过世界各地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环境驱动因子作用下稀土元素释放迁移的研究,探明引起稀土元素在土壤中释放的主导机制;加强稀土元素长距离迁移研究,在土壤环境中稀土元素分馏机制层面揭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为稀土矿区尾矿、废弃地中残留稀土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05.
抗生素菌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菌渣是制药企业在生产抗生素类药物时,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作为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其产量大、含水率高、含氮、硫量高、残留抗生素的特点,使其具有巨大的环境危害性.抗生素菌渣的科学、无害处理是医药固废领域的热点难题.本文系统阐述了抗生素菌渣的类型、性质和危害,详细综述了目前主流的各类热化学处理技术和非热化学处理技术,重点对包括焚烧技术、水热技术和热解气化技术等在内的热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汇总分析其技术特点、环境影响、应用瓶颈及研究进展.同时,对抗生素菌渣处理的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展望,提出烘焙技术消除其生物危险性的处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安全标准与法律规范,以更好地降低抗生素菌渣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实现资源利用,解决抗生素类药物生产工艺的后顾之忧,促进我国制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06.
为探讨蛋白激酶Sch9是否影响细胞蛋白质稳态水平及其在热胁迫时的响应,以野生型、SCH9基因缺失突变体、转sch9基因ΔSch9(SCH9-3HA)酵母为材料,利用特异的泛素抗体,检测长期培养时全蛋白泛素化水平变化.结果表明,Sch9缺失引起细胞全蛋白泛素化水平降低,转sch9基因可以使细胞全蛋白泛素化水平恢复.55℃热胁迫30 min处理,突变体Δsch9全蛋白泛素化水平降低,转sch9基因Δsch9(SCH9-3HA)全蛋白泛素化水平不变,回到正常生长温度时,蛋白泛素化水平也没有改变.外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时,突变体ΔSch9蛋白泛素化水平不受影响,而转sch9基因△sch9(SCH9-3HA)全蛋白泛素化水平显著增加,表明前者是自噬途径降解,而增加部分是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蛋白激酶Sch9调控细胞全蛋白泛素化水平,以及2个不同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507.
桑沟湾海域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9年4月-2010年2月对山东荣成典型养殖海湾—桑沟湾海域水体中的叶绿素a(Chl-a)进行了6个航次的监测,分析该海区表底层海水中Chl-a的质量现状,探讨Chl-a在桑沟湾海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水温和营养盐等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桑沟湾海域表层海水Chl-a质量浓度范围为0.36~9.77μg L-1,平均值为2.17μg L-1;底层海水Chl-a质量浓度范围为0.40~7.46μg L-1,平均值为2.14μg L-1。Chl-a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呈现一定的模式,夏季〉秋季〉春季〉冬季。Chl-a的质量浓度在春季和冬季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递减的分布特征,而夏季和秋季则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垂直分布上,夏季表层Chl-a质量浓度高于底层,冬季则是底层高于表层,春秋2季表底层垂直分布比较均匀。相关分析显示桑沟湾Chl-a与水温呈较显著正相关,但与营养盐溶解无机氮(DIN)不具显著意义的相关关系。总体看来,桑沟湾海域Chl-a的时空分布受养殖环境状况、水文环境及陆地径流和外源输入的共同影响,贝藻养殖活动及营养盐的陆源输入是影响Chl-a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8.
对火电厂两大固体废物烟气脱硫石膏和粉煤灰在空气自然条件下的固结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脱硫石膏的最佳质量比为3∶2;少量添加剂有助于固结材强度增加,其中硫酸盐类以1%Na2SO4效果最好,碱性添加剂以1%石灰为佳,添加1%*的盐酸可大幅增加固结材强度;此外,粉煤灰的含碳量和粒径对固结材强度有显著影响。粉煤灰-脱硫石膏固结材以电厂两大固废为原料,可利用工业废渣作添加剂,在空气自然养护条件下具有良好固结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填埋、铺路等对固结性要求不高的领域。  相似文献   
509.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应急响应措施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场调查、访谈结果和甘肃省各级政府提供的资料,对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中,当地政府开展的各项应急响应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此次地震应急响应工作的特色之处,包括各级指挥部的权责明晰、重灾区及时有效的交通管制、科学的志愿者管理、新闻媒体的积极应对、基层干部组织有序的自救互救等,深入剖析了地震应急响应的"甘肃模式",对今后地方政府开展高效的震后应急响应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10.
于2013年春节前后在青岛观测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结合同期天气资料,探讨了雾、霾、降雨、降雪以及烟花爆竹燃放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岛环境空气中以〈1.0μm细颗粒物为主,对颗粒物总数浓度的贡献超过95%。雾霾天时,颗粒物数浓度明显高于晴天,尤其是细颗粒物数浓度升高显著,霾天时以0.3-1μm颗粒物的数浓度增幅最大,雾天时则以0.5-2.0μm颗粒物的数浓度增幅最大。降雨、降雪对颗粒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对〉2.0μm粗颗粒物的清除作用最为明显。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环境空气中〈1.0μm细颗粒物的贡献显著,所造成的颗粒物污染约为不燃放烟花爆竹时的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