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以济南市城区泉水SO4 2−、NO3 、Cl为研究对象,从降水、补源、人类活动3个维度选取影响因子,研究影响因子与3种离子浓度的相关性;以通径分析判定影响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通过计算决策系数判定影响因子对离子浓度变化的作用大小和方向;通过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泉水NO3 浓度和环境可承载的废水排放总量。结果表明:2008—2019年,城区泉水SO4 2−、Cl、NO3 浓度均呈上升趋势,SO4 2−和Cl浓度为显著上升(P<0.01)。废水排放总量与SO4 2−、Cl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和0.577;补源水库H+浓度与NO3 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92。各影响因子中,对泉水SO4 2−、NO3 、Cl浓度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废水排放总量。废水排放总量在SO4 2−、Cl浓度变化过程中起增进作用;水库H+浓度、降水量、废水排放总量在泉水NO3 浓度变化过程中起增进作用,水库H+浓度为主要决策变量。通过方程预测2020年泉水NO3 浓度为8.42 mg/L,满足GB/T 1481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如将泉水NO3 浓度保持在10 mg/L以下,废水排放总量应控制在6.324×109 m3以内。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后的浮游植物种类、密度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相比治理前,治理后的硅藻门和绿藻门相对丰度分别上升了51.6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蓝藻门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小环藻(Cyclotella spp.)取代微囊藻(Microcysitis spp.)成为绝对优势种,群落类型由蓝藻型演替为硅藻型。相似性分析结果和相似度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清河上游群落特征发生显著改变。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显示,治理后的S2与S3采样点群落特征表现出差异,S4与S1采样点群落特征相似。通过冗余分析发现,治理后,TP、DO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明显减弱,TN、NH3-N、pH是目前影响群落特征的主要指标,主城区氮磷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范围由S2、S3、S4采样点缩小到S2采样点。治理前后的小清河上游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治理后的小清河上游水质处于α-中污染状态,较治理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3.
伍丽萍  杨青娟  兰茜 《四川环境》2021,40(4):128-132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引起了高度关注.林盘是川西平原上典型的一种与水相依的人居环境乡村聚落.随着川西平原乡村经济的发展,由村民生活导致的林盘院落地表径流水质污染日渐加重.在分析现有林盘院落空间与水渠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川西林盘院落地表径流的来源、类型以及处理现状,根据林盘的规模,将其划分为大、中、小型林盘,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44.
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是当前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热点问题,而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则是其管理和保护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全球、区域和国家尺度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概况,着重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情况,包括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地球生命力指数法、海洋营养指数法和快速评估法等。分析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指明今后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青海湖流域经过多年开发,现有草场188.2万公顷,饲养各类牲畜248万头(只),年产肉1.27万吨,奶1.57万吨,毛0.29万吨。牧业总产值3845.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0.97%。农田耕地面积2.2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究外源植物激素喷施对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以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为供试植物,通过叶面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水杨酸(SA)和24-表油菜素甾醇(24-EBR),研究外源植物激素喷施对三叶鬼针草修复镉(Cd)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喷施适宜浓度的3种外源植物激素:①高效强化三叶鬼针草修复Cd污染土壤效果,使植株叶部Cd含量分别增加4.21%、31.79%和14.89%,使转运系数(TF)分别提高9.67%、18.83%和17.85%,使植株提取效率(PR)分别提高15.36%、32.33%和64.38%;②显著促进三叶鬼针草的生长,使植株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37.53%、74.50%和104.02%;③显著增强三叶鬼针草的光合作用,使植株叶绿素a含量分别提高了79.31%、92.27%和51.12%,此时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分别提高11.32%、89.16%和78.43%,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分别提高51.71%、241.12%和27.85%;④显著强化三叶鬼针草抗氧化能力,使得植株丙二醛(MDA)浓度分别降低了62.41%、68.67%和46.76%,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68.33%、10.28%和6.1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31.43%、37.87%和37.31%.综上所述,Cd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6-BA、SA和24-EBR可显著提高三叶鬼针草生物量,促进重金属在植株体内富集;提升植株光合作用能力,降低重金属胁迫对植株的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植株对于Cd的吸收和耐受性;促进植株根部Cd向地上部转移,提高植株对重金属Cd的提取效率,高效强化植株修复效果,其中以30 mg ·L-1 SA叶面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7.
水污染源评价是对水污染源调查中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按其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各行业,各地区或各流域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进一步控制水环境质量恶化。现对水污染源评价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排污量法采用排污量法进行水污染源评价,主要是针对废水排放量或污染物总量而言,通过简单地统计各污染源的排污量后,以最大排污量居首,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则可反映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48.
传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在生态补偿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境。本研究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三元价值理论,通过能值方法剥离纯自然贡献带来的服务价值、自然贡献和人类投入共同作用形成的服务价值及基于人类偏好的存在价值这三类价值,通过自然贡献可以确定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线,而人工投入(基于人类投入绩效的支付)和存在价值(基于偏好的支付)可对基线进行二级修正,进一步提出了利用三元价值理论系统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受益区—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受偿主体"问题的生态补偿路径。  相似文献   
49.
外生菌根真菌对五氯芬的耐受性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艺  杨青  敖晓兰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2078-2083
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7种外生菌根真菌--美昧牛肝菌(Boletus edulis)、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双色腊蘑(Laccaria bicolor)、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8cabrum)、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大毒滑锈伞(Heboloma crustulinifoume)和长柄粘滑菇(Hebeloma longicaudum)在不同五氯酚浓度下的生长速度和耐受性,筛选出具有降解五氯酚潜力的3种外生菌根真菌--铆钉菇、双色腊蘑、褐疣柄牛肝菌;考察了这3种外生菌根真菌在五氯酚胁迫下的生长模式,并采用点试方法对真菌氧化还原酶的产生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低浓度(≤10mg·L-1)条件下,五氯酚并没有改变菌种的生长模式,其中铆钉菇表现出了对五氯酚较强的耐受性,而在较高浓度下(15mg·L-1),所有菌种生长均受到抑制.酶点试结果表明,铆钉菇是3种外生菌根真菌中氧化还原酶活性最强且种类较多的菌种,它表现出较高的漆酶、酪氨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是一种具有高效降解芳环结构污染物潜力的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50.
活性污泥法模型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国际水质协会(IAWQ)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2号模型(ASM2)、3号模型(ASM3)的组分、特点和缺陷,论述了活性污泥模型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活性污泥模型研究、应用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